标签:
杂谈 |
房价上涨自然是多方面原因,比如地方政府希望拍卖地价越来越高,房地产建筑材料、环保、劳动力、信贷等成本都在大幅提高,成本和房屋售价的上涨同时又推高了政府收费,这些成本恶性循环般的不断上涨,使得房价只涨不跌。我曾依据万科提供的公开数据计算过“单位平米售价中万科所能获得的利润率”,这个结果和我们的想象有很大差距,数据告诉我们,万科楼盘单位平米毛利率为8%。那万科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资本利得?其实那是贷款杠杆的作用。房地产开发主要是靠信贷资金推动,其中自有资本也就15%,杠杆率6至7倍,折算到资本利得的毛利率就可以达到48%到56%。
由此可见,在当下条件下,如果从开发商利润端考量压低楼盘价格是否现实?肯定不现实。因为,房价如果从压低开发商利润的角度降低,那价格最多下降8%,否则开发商亏损;开发商亏损同时会引发一系列金融问题,因为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将受到威胁。所以,房地产价格问题是成本问题,压低房地产价格也必须从成本端考虑问题。比如,大幅降低政府从房地产方向所获得的收入。我们为什么强调“房产税无益于压制房价”?因为房地产税依然是政府收入,在房价中属于刚性成本,成本增加如何降价?一些专家也曾说过:征收房产税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的收入问题,是为了让地方政府从卖地依赖中解脱出来。但对不起,我认为这只能解决政府无地可卖的问题,而对房价只能是进一步刺激的作用。
除了房地产成本的问题,其中一定也有需求的因素。于是,政府出台大量措施限购。这是解决房屋需求根本措施吗?那为什么限购之后需求依然旺盛?为什么一部分地区实施限购之后,却刺激了不限购地区的房价上涨?这显然不是消费需求所致,而是投机需求推动。因为,如果是消费需求很难从A城市转向B城市,而且就算限购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消费需求,而A城市限购就到B城市买房的资金一定是游资,属于投机资金范畴。
哪来那么多投机资金?在所有分析房地产价格的文章中,大家都在从国内供求方向找原因,都从政策层面找原因,但对一个国际公认的重要原因却都讳莫如深。今天,我干脆就捅破这层“窗户纸”。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中国房价上涨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人民币没完没了地升值。
不是吗?请回顾一下中国房价上涨的历程。2003年之后开始,为什么是那时候开始?因为那时人民币币值低估的问题已经变成全球热点,大量“热钱”开始涌入国内,加上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快速上升,而大量“热钱”夹杂在贸易项下流入中国。而这些“热钱”流入中国之后,一个流向是股市,另一个流向就是房地产市场。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刚性升值变成现实,“热钱”的涌入则更加汹涌。当时,几乎所有国际金融巨头都开发了“中国地产投资基金”,这些基金,每一支动辄就是数十亿美元,动辄就整栋地买下写字楼,正是这样的推动下,房价上涨开始加速。当然,不能说没有国内资金的作用,但我们说过,“热钱”只是不可或缺的“药引子”,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意义,而最终的推动力量一定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什么时候出现房价下跌?2008年开始的“热钱”出逃。之后,购房优惠政策推动国人大举“抄底”,这才出现了国内需求推高房价的过程。不过,那时有一个特殊的情况,煤炭行业的治理和实业环境的急速恶化,使得大量国内游资恶炒一切,当然这里最大的市场依然是楼市。
再往后,当国内的恶炒之风被控制之后,人民币开启了“二次汇改”,国际市场稳定之后,“热钱”再度涌向中国,房价不仅没有因为国内资金控制而下跌,反而又开始一轮没完没了的上涨。为什么?因为人民币在没完没了的升值,套利“热钱”当中无可避免地混杂了房地产投机资本。那为什么不是股市?因为,人民币没完没了地升值和利率的高企,严重恶化了国内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加之银监会、央行没完没了地“残害”商业银行,股市很难找到投资的机会。所以,楼市在消费需求刚性的保护之下,则显得更加安全。
其实,“本币升值会推高本国资产价格”这是经济学所讲述的“一般规律”。2005年之后的中国,这个“一般规律”被大讲特讲,但现在好像没人再提了。这个“一般规律”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曾发生过,比如日本,1990年之间房价暴涨正是伴随着日元的不断升值,那时东京都的地价总值相当于美国全境的地价总值;再比如泰国,亚洲金融危机之间,其房价暴涨,其原因就是固定汇率之下,多年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已经不断使泰铢高估的必然结果。
现在,历史正在中国重演,但我们的专家、学者以及金融官员却对此视而不见,在人民币升值极大地刺激房价的问题上讳莫如深,这是为什么?谁都知道房地产泡沫的危害,但谁都不对导致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从机制上加以控制,这是为什么?我可以负责任告诉中央、告诉国人,当人民币因严重高估而发生贬值的时候,也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更是中国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同时爆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