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纲的弦外之音

(2010-03-10 13:51:59)
标签:

杂谈

        我认为,易纲的这次发布会,首先是针对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质疑的。张国宝针对外汇储备收益问题提出了质疑。张国宝说:我们有2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但是我们预算报告上的收益只有600多亿人民币,按1%的比例都不到这个数。

 

                          易纲解释说:被列入预算的600多亿元投资收益,仅仅是财政向中投公司注资所发生的利息。这是怎么回事?当年,为了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提高外汇储备收益,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中投公司,中投公司的钱从哪来?不能是外汇储备直接划拨,因为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买回来的,如果央行直接划拨外汇给中投,意味着政府向央行透支,所以必须转一个弯子。

先由财政部发行的1.55万亿的特别国债,然后财政用这笔钱向央行购汇,再投资给中投公司。财政发债是有成本的,除了发行成本,每年还得向债权人支付利息,这个利息谁还?中投公司用自己的投资收益还。其他收益可以暂时保留在中投的账面上,但利息必须每年支付。支付多少?683亿元人民币。每年由中投公司交给财政,财政再交付债权人。

 

                           这笔钱被列入财政收入。张国宝一定是看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提出疑问。为什么2万多亿美元的本钱,只有600多亿元人民币(不到100亿美元)的收益,收益率1%都不到。显然,张国宝对这个投资收益存在误解。不过,张国宝提出的问题却牵涉到一个历史上被反复提及的一个老问题――每年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是多少?如何使用?

 

                          易纲介绍说,这笔钱在财政账户上,就是说是上缴财政的。一般情况下也确实如此,央行的所有投资收益,都因当上缴财政。比如说,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通常会有一些利差收益,外汇储备投资上也会有一些投资收益,这些收益都要上缴财政。相反,要是央行出现亏损,那也得是财政兜着。

 

       那外汇投资收益到底是多少?我真得很想知道,但易纲没有告诉我们,包括200809两年的投资收益,也是用了“中国都实现了在保本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收益”――这样的提法避开了披露具体数据。另外,财政的报告也把这笔收入混入财政收入,没有分项说明。

 

           我希望,我们的政务还是因当再透明一些,让官员的业绩接受人民的审查。

 

                          易纲的这次记者会,在我理解,还可能有另外一层含义。我强调“可能”。这个可能就是,36日,周小川和其他三位部长在“人大”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周小川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排除我们会采用特殊的政策,也包括特殊的汇率形成机制,但这样的政策迟早也有一个退出的问题

 

        周小川的讲话引起了市场波动,尤其是境外的NDF(离岸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无本金交割合约)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冲到报6.3760,这是什么概念?按国际惯例,把万分之一当作一个基点的话,那NDF市场与国内市场差价达到了450个基点。

 

                          这样的市况,去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发布时,也出现过。当时,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居然改变了中国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一贯表述,说要:“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其实,变化不大。只是加入了“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和“增强汇率弹性”的表述,这其实都是废话。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当然需要关注,因为我们执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要有管理,就必须“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而且,“增强汇率弹性”也是我们汇率改革的方向。

 

                           但是,只是这样一个细微的表述差异,结果就被大肆炒作,汇率大幅波动。后来,又恢复了原始的表述,包括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汇率的表述是最没新意的,这不能有新意。这次又是,周小川把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解释为“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特殊政策,而且未来一定会退出。结果被人理解为,退出就是不再盯住美元,未来人民币一定会重回升值之路。

 

                          如果现行汇率形成机制确为“特殊情况下的政策”,那退出后,汇率也应当是对美元的弹性,为什么会理解为单方向升值?这不是市场理解得过于简单,就是被别有用心人利用。但无论如何我都认为,周小川先生不能随意改变“汇率形成”机制的表述,现在毕竟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如何改变都可能被理解为“暗示”。巧合的是,去年年中,周小川改变表述的时候,也是美国“把金融危机的责任推卸给全球经济失衡、推卸给人民币低估”的时候。这是很大问题,周小川必须知道自己不仅仅经济学家,而更是政治家。

 

       所以,易纲出来和记者见面,可能也有把周小川言论拉回来的用意。我看到的事实是,易纲对汇率形成机制的表述,已经全无新意了,恢复了以前的提法。

 

                        第三个看点是:今年中国对货币政策的走向极其敏感,所以,除了周小川、苏宁以外,现在易纲也出面解释,这说明两会上,央行的压力可能比较大。

 

 

 

    从2009年12月1日起,我和张劲东先生在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新开播的一档财经评论类节目《投资大参考》中与大家再度见面,这是央视证券频道为配合电子同名日刊《投资大参考》量身打造的一档晚间版市场分析节目,从证券市场出发,放眼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首播时间是每个交易日的晚间19:30——20:00,欢迎收看。不能收看数字电视的观众可以登录《投资大参考》官网看节目录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