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对信贷的减少是有担心的,好像连美国人都担心。昨夜美股下跌就有分析说,是日本信贷评级下降、中国收紧信贷的缘故。我不敢苟同这样的看法,因为我们没问题。
首先说,今年贷款增量已经大体确定为7.5万亿元,这个规模似乎比9.6万亿元的增量低一些,但7.5万亿相对于过去10年均值的2倍,这说明到2010年底,社会全部的贷款余额将从2009年底的40万亿元,增长到47.5万亿元,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贷款增量了;
其次,虽说2009年有9.6万亿的贷款增量,但据我估计,其中至少有2万亿在空转――贷款划到企业名下,但企业并未使用,而是变成银行存款;
第三,现在对监管者对贷款的所有动作都是针对贷款节奏的,而不牵涉增量。
今年1月份的贷款增量比去年1月份少一些,但我认为,今年1月份的贷款质量远远高于去年同期。原因是:去年发出去的贷款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找到投向,但今年的新增贷款投向是非常明确的。正如刘明康所说:是去年不断积累在今年年初的集中释放。
贷款节奏的变化当然会对银行今年的业绩构成不利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另一面,今年利率的变化方向,却将带给银行业绩正面的影响。正反两个方向的作用对冲的结果我们无法现在评估,但至少不应当是一味看淡。
只要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客观看待问题,我们就不会对银行股――这个股市中的中流砥柱表示过多的担忧。我相信,大机构前一度抛出了一些银行股,但他们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再买回来,现在只是在等待时机。
按照现在的收入结构、货币乘数、资本充足、风险拨备等方面看,中国的银行应当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但为什么总有人认为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很大?原因是,中国的实业风险比较大。实际上,过去银行的风险来自实业。但从总体看,最大的风险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恶意逃债、骗贷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了,银行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也在大大提高。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过度看空银行股。
从市场机会看,今年农行发行势在必行。前不久有报道说,农行发行将在股指期货开盘之后。有道理,银行股是沪深300的支柱,银行股现在的下跌,可以视为股市期货开盘上涨的预备性动作,而沪深300的上涨要靠银行股拉动,同时也为农行发行定价提供了基础。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中国股市在“犯错”,这个错到底是“有意之错”还是“无意之错”我说不清,但在我的眼睛里,到处都是好股票,到处都是大机会。
昨天我们说了,技术派专家总告诉我们:市场总是对的。这话实际是告诉我们:永远要顺势而为,而不要逆势操作。
投资大师索罗斯告诉我们:市场经常会发生错误。他实际是要告诉我们:市场并不完美,把握住股市“出错”的机会,就可以赚到大钱。
我说:中国股市正在“犯错”,明智的投资者应当把握这样的机会。
我们之所以说中国股市正在“犯错”,原因是:股市下跌是投资者对货币政策、信贷政策、房地产政策--这样一些影响股市的短时因素产生“误解”,而且受此引导忽视了更重要的基本面因素。且不说国家的经济前景,就说股市本身,指数100%的涨幅之后、尤其是一些行业前景极佳的股票过去已经上涨数倍,但市盈率依然在20倍附近,甚至不足20倍,这说明,这些公司的业绩在快速上升。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把握机会不是说马上“买进”,操作上我们必须顺势而为。正如索罗斯说的,市场“犯错”时,会沿着错误的方向“恶性循环”,他管这叫:返身性原理。我们也要耐心地等待最佳“买入时机”。时机一到,无论在哪个价位买进都是对的。这个机会已经不远了。
所以股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投资者“看多不做多”或“看空不做空”的事情。
“看多不做多”和“看空做空”在股市下跌初期表现上看不出区别,但本质却完全相反。因为,“看空做空”者往往会因为看空而放弃机会的把握,而“看多不做多”的投资者,却时时都在寻找机会。
我认为,现在是“看多不做多”的时候。你可以等待,但绝不能放弃机会寻找。
从2009年12月1日起,我和张劲东先生在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新开播的一档财经评论类节目《投资大参考》中与大家再度见面,这是央视证券频道为配合电子同名日刊《投资大参考》量身打造的一档晚间版市场分析节目,从证券市场出发,放眼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首播时间是每个交易日的晚间19:30——20:00,欢迎收看。不能收看数字电视的观众可以登录《投资大参考》官网看节目录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