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一楼的代价就是要应付回南天,每年这个时候都得将抽湿机开足马力,电费是省不了的,抽湿机工作起来噪音也扰人。太静音的抽湿机也不是没有,功率都太小。
上网查回南天,意思就是南海的潮湿气流北上,北方的寒冷空气南下,两股气在华南地区相遇了,谁也不肯让着谁,就胶着在这里,形成了静止锋。这解释听起来颇有些战争意味,可见华南这地方好,不光兵家看重,也是南北气流的必争之地。只是争来争去也不见个输赢,倒霉的就是老百姓了。也不知有没有什么高科技,能把这两股气流忽悠到北方打去,让帝都人民也尝尝回南天的滋味。
回南天常伴着霏霏细雨。这么说显得不怎么有文化,按《诗经》上的说法叫霡霂。你想装的时候,脑子里一定得储备几个不常用的词,顺便还可以把它写出来,看有几个人能正确发音。要还觉得这么着不过瘾,它还有个孪生兄弟叫霶霈,就是沱沱大雨。宋人有用力过猛的,一次就将它们尽搅诗中,“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如何一霶霈,万物尽熙熙。”想译成大白话,换作“春雨细如丝,如丝淅沥时。如何一滂沱,万物尽熙熙”就可以了。
有些日子没回桂林了。前些天倒是动过此念,想去阳朔兴坪小住两日。一查半个月内的天气预报,不是小雨转大雨,便是大雨转小雨,生生吓了回去。又胡想着天气预报为什么不能也搞得高冷一些,翻来覆去老是那几句,太浪费汉字资源了。比如赶上个回南天,雨水也可以“霡霂”一下的。“近日回南天,桂林地区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阳朔一带间中霶霈,霜雾雰雰”。再想接地气些,还可以玩儿几首古诗,顺便也当一把朗读者,像李清照的词就颇多可选:“今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明日几点催花雨,天教憔悴瘦芳姿。”“本月闲窗春色深,细风吹雨弄轻阴。”……你的不明白?回头问语文老师去。
再说一下优渥,这词有些死灰复燃,大都用来指优裕丰厚的生活境遇了。大约没几人能意识到,它曾经与霡霂那么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不过你也得承认,坐在兴坪小镇的农家旅舍,手持一杯意式咖啡,望着窗外空濛的雨色,叹一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还真只有“优渥”才撑得住这场子。要是再捧一《诗经》,这装得能给满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