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沟

(2017-03-14 10:46:13)
分类: 瞎记
        臭水沟泛滥的地方总给人一种年华老去的感觉。在坦洲,这种未经治理的河沟有不少,我住的小区后面就有一条,沿着同胜村转了一圈,气色晦暗,逶迤如蛇,如果不是天天面对,很容易就忘记它的存在。从未考证过这河沟是从哪来的,最终流向何处。这样的臭水沟七村那边也有一条,彼此迟徊观望,首呼尾应,共同的特征是长年淤积着黑泥,散发着一股时间尸体的气味。不过在某些地段,因为和小桥、旧屋结合得不借,赶上天空晴朗白云高悬,画面感倒也和谐,当然,前提是你的眼睛能自带图像美颜功能,将那条肮脏的河沟修成能够闪耀出莫奈笔下斑驳效果的荷花塘。从视觉的冲击力上来说,两者倒也并非全无相似之处,至少都具备厚重凝滞的效果,以我半拉子美术爱好者的经验来看,厚重比之于清新更容易亲近油画颜料的特有禀性。
      河沟边的人家早已习惯了这种污浊。它悬浮眼前,稍退开几步就失去了对嗅觉的控制,算不上有什么攻击性,带着几分温良与恭俭,这大约也是人们不急于治理它的原因。在它身后已有新楼盘的多层住宅,每扇窗后都像藏着一个清净的氧吧,这自然是高付出的置业者的福利。
      同胜村的河沟只能算沟,最窄处三四米的样子,随便架个木板几步就去到对岸,两岸人来往像过家家。这村里有最好的手工面,用竹竿挑着在院里晾晒,隔墙望去纱缦一样飘垂。村的一端有小学,这里出过清华生,长年打着骄傲的广告。学校里出进的孩子个个面若樱桃,乡土味儿掺着小镇的清爽,将来肚皮上小学这里会是首选。遗憾的是同胜村的这条河沟不经走,半个小时就能将它走挂了。也未必真的短命,有诈死之嫌,只是前方太多新楼盘,它只好知难而却,委屈地隐身了。
     七村的河沟勉强可以算涌,略宽,可以行走小船。水从东往西地延展下去,让人没有信心走完,每回看到空旷的田园就止步了。比同胜村的河沟幸运的是,它无需隐身,这就难免多了些豪气。细细一想又不知有什么可豪的,顶多是光天化日之下汇入了另一条咸淡水交界的大河罢了。这涌偶尔能见到快消失的风景,一种水上货郎,船家将油盐酱醋堆在舱里,也不吆喝,木浆插入淤泥从一家家门前缓慢划过。现在岸上的生活如此方便,实在找不到保留这种商业模式的理由,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那个船老板是个自恋狂,他的世界从未想过改变,买卖的多少不是他关心的,涌里走一趟全当城里人饭后散步。岸边还能见到剃头挑子,接下的多是老人孩子的活。 剃刀在头上脸上趟着,打磨出细砂纸的声音。毛发碎碎念念落进水里,涟漪也不起。
      这两条河沟一直听着上面嚷嚷,要治理要整顿,嚷嚷好多年了,也没个动静。它的前世前生曾经有过清澈的倒影和粼粼的波光吗,估计连它自己都记不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九头蛇
后一篇:周达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