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和植物

(2016-10-31 10:14:13)
分类: 瞎说
        那天和学霸讨论植物的问题,他也强调了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即作为一个诗人,必须懂得24种以上的植物。我不太清楚这个“24”是怎么来的,按中国人对数字习惯性的运用,多数是逢五逢十的,也就是说要么25种以上,要么30种上下。这个24是随口一说,还是来自于梅花易数大法?就像我前些日子预测中国运动员在里约拿的金牌数,没说25面左右,或者30面左右(毕竟这一左一右弹性还是很大的),而是精准地说26-27面,最后果然是26,自己也觉得牛逼得不行。(人上了年纪,神神鬼鬼的法力就来了。)
      诗人指的24种植物如果是从植物学的科属上来认定,那还是相当多的,不过诗人们不会那么学术,主要就是一些常见花卉和树木,松竹梅兰或者玫瑰牡丹一类的,它们出现的频率之高,简直成了诗人的自留地后花园,面目不那么张扬的一些的植物则不大容易入诗,比如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什么的(这些在植物王国里的地位一点也不低),就算偶尔涉猎,也都写得不够经典,可见心思不在上面,投入的观察力有限,词汇的库存也不足,大概也害怕掌握不好就栽在那了。设想一下,要是有人想歌颂一下狗尾巴花,会是什么结果呢?估计怎么读都像打油诗了。所以诗人们不会自找这些没趣,他们宁可每年生产出一万首玫瑰花的诗,也尽量不去做一个狗尾巴花的赞美者。我知道狗尾巴花还有另一个不算难听的大名,叫红蓼,把这两个字拆分开还是组合在一起都不难找出几分诗意,要怪只能怪它的样子太灰头垢面了。
      我去年提到一本英国人写的极为有趣的书《杂草的故事》,里面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居然国外有那么多的作家诗人为不起眼的杂草写过各种诗篇,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就不用说了,还有好多作家写过包括车前草、千里光等等我听说过的和没听说过的闲花野草,这些作品显然靠24种植物是撑不住的。我怀疑中国诗人说的24种,只是想表明一下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可惜这个态度缺少足够的学术滋养,底气就不足,数字上就保守一些,以便有可进可退的余地。就算作为一个对诗歌毫无兴趣的人,只知道24种植物其实也是远远不够的,那样的生活太干涩了。
      这么低的标准不提还好,一但形成评判,反而有理由认定国产诗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植物盲,仗着几款臭大街的花花朵朵就想混迹江湖,哪有这么好的事。在对自然苍白的认知背后,也不能指望他能把一朵玫瑰花写得傲视诗坛,比来比去,差不多都是互相嚼出来的牙花子。
      前天看到院子里杂草丛生,用除草剂把它们杀了一遍。一边喷一边发现,被我视为眼中钉的杂草都蛮有诗意的,像含羞草、酢浆草这些全都一副乖巧玲珑的模样,牛膝菊还在《杂草的故事》中占有重要的章节,到了盛开的时候一点不输我精心种养的那些花。我这么热心地要将它们除掉,实在是对自己诗人潜质的全面否定。好在这些杂草真不娇贵,你再怎么除它,来年天气一暖就又满血复活了。古人怎么说来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大概是中国诗人罕见的写杂草的传世佳句了。只是野火难得来一回,杂草们无需太担心这个。要是我就改写成“毒剂杀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才显得生命力够顽强。(你不会拆出裤衩上的皮筋做一个弹弓打我们家玻璃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南方的祠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