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07-11 09:20:45)
分类: 瞎记

       我所在的这个坦洲最近几个月快被一种叫做“火焰醉鹅”的劳什子占领了。先是在小区附近开了一家,然后紧挨着开了一溜,半年下来前后左右全是。

     焰醉鹅好像是顺德人的专利。顺德是广东的美食重镇,这醉鹅啥时发明的没考证,不知为什么从去年底开始变得火爆,加盟连锁一家又一家,大有超过两井烧鹅之势。这玩艺其实就是焖鹅的升级版,现场颇具观赏性,一大盆鹅端上来,倒上整瓶酒,一点火,呼——鹅肉的香味混着酒精就窜上来了。大热天,就着这盆火焰冒着汗,老饕要的就是这个劲。

      广东人善烹鹅,一向以烧鹅出名,分别有两大门派,一个是深井烧鹅,一个是古井烧鹅。深井的做法来自香港,皮焦黄,看着特漂亮。新会古井的烧鹅色泽略黑一些,皮焦肉多汁。新会这地方的另一大特产是陈皮,估计烧鹅也用了这材料,所以古井烧鹅的口感是略带酸甜的,味觉上比深井的要丰富。我这离古井镇比较近,开着车走高速四十分钟就到了,有朋友来就带他们去吃正宗“古井烧鹅”。古井镇不大,靠近崖门古战场,烧鹅据说也是宋时皇家御厨传下的手艺。小镇开满了烧鹅店,都标榜自己是正宗,最响的牌子有“恒益”和“平香”两个,有“外地人吃平香,本地人吃恒益”一说。旅游大巴一般停在镇边吃一家较大的“平香”,本地人喜欢吃镇上不起眼的“恒益”。不过现在恒益也开始高大上了,刚盖了一座豪华的中式大鼓楼,看样子要狠狠地与“平香”争抢客源。如果是自己去玩,建议还是跑到镇子里找那些看似陈旧的老店,味道正宗且价格便宜,除了烧鹅,还有同样用陈皮烧制的排骨也相当赞。

     古井镇上有一条很完整的老街被保留下来,这条街有老式骑楼,长不过三四百米,应该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有的房屋还带着华侨从海外引进的异国风情,只是没怎么维修,显得比较破败,一半都空置了。如果它在珠海估计能被很好地开发成商业用的步行街,这种格局现代人是怎么都无法复制出来的。古井镇还有两个古村落值得一看,一个叫霞路村,另一个叫五福里,清一色的老式青砖民居,很多都保留着漂亮的灰塑与雕花门檐。霞路村的布局自由多变,人在里面如进迷宫,每一条狭窄的巷道两边都藏着一方隐世的家园。五福里像是封建时代的新农村,格局方正,东西南北每一排建筑都笔直地成一条线,谁家都不多占,那种精准在中国农村中极为罕见,可见当年的村规民约有多么巨大的约束力。

       还是说鹅。幼年最先会背的古诗之一少不了骆宾王的那首“鹅鹅鹅”,感觉只要写鹅都特儿歌,没法一本正经儿。其实李商隐写过一首“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算是咏鹅精品。鹅这种东西闲时看着优雅,其实性格还是相当火爆,农民有用它来看家护院的,见个生人直接冲上去,顶半条狗了。我下乡插队时就有过被一群大白鹅追得屁滚尿流的狼狈经历。当下不少画鹅的,画得好还没见过,很容易就画成了鸭,因为鹅的内心那股牛逼哄哄的劲儿才是关键,逮不着这个特质,就到不了那个境界。
     我觉得鹅最入画的是那个眼神,看上去总像在与人翻着白眼,仿佛到了生理高潮有点气顺不上来的感觉。就这个局部而言,鹅其实是长得蛮像那个王宝强的。鉴于鹅的历史要比王宝强长得多,也可以倒过来说,王宝强长了一双鹅的眼睛。

 

 

鹅 昨天在霞路村用手机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恢复联系
后一篇:聂鲁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