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狼
(2015-02-27 10:14:53)
标签:
娱乐 |
分类: 瞎编 |
法国人拍动物题材一向有优势,也舍得花时间,一拍就是好几年。这部片子的确有一些法国式的精致在里面,不过我不喜欢它的文革背景,虽然作者写此书的确受益于他的知青经历。文革式的思维带来的草原生态破坏毕竟是短时期的,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一个更长远的视角里去观察,会发现我们犯的错误远远不是那十年能解释的。也许法国人会喜欢这个大背景,但是人性的恶毒被削弱了,或者说让影片里一两个小丑式的人物顶了罪。我没读过原著,不过这个题材既然挂出了图腾的旗帜,应该可以更宏大一些。人与狼的生存哲学有共通之处,狼的拟人化和人的拟狼化才是重点。这部电影没达到淋漓尽致。
与狼有关的话题总是让人兴奋,这点上它一直触发着最敏感的文化神经。狼人的传说一直是热门的西式桥段,我刚到珠海的那年就看过一部明珠台播放的电影,片名叫什么已不记得了,可能就是《狼人》或者诸如此类。情节在我看来很有趣,一个老人总是给孩子讲由人变成狼的故事,那些故事独立成篇,每一个听上去都很不错,在寒冬中给了孩子无限的恐惧和温暖。后来的结局是,孩子在月圆之夜听完最后一个故事,才发现故事的讲述者已经变成了狼人。有关狼人的电影看过不少,最打动我的是这一部。
人与狼的关系奇妙到如此,他们相互仇恨又相互依赖。即使没有图腾说,也得承认狼在人类的文化中承担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在我生活过的广西,从明代开始便将由粤西人组成的军队称为狼兵,这当然包含着凶猛勇武的意思,即使换成更为庞大的野兽,比如叫作虎兵或者狮兵,那种令人心悸的血腥味都会逊色不少。(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现在两广很难见到野狼了,我当知青时,曾经在山上砍柴时见到一只草丛中窜过的野兽,行动快得像闪电,一同去的村民坚持说那就是野狼,那是七十年代后期的事了,如果村民说的属实,我有可能是桂北山区野狼的最后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