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末说读书

(2013-12-31 06:57:29)
分类: 瞎读
    一直都没留意我住的这个小镇是没有书店的。这在以前确实令人难以忍受,但是我居然过得很好。可见我是个多么容易适应环境的人。

    昨天开车经过中心市场附近,看到路边有一醒目广告:“新华书店强势进驻坦洲镇”,觉得好奇,想知道这势到底有多强,忙把车停下一头钻了进去。那店面倒不算小,一多半地方卖的都是文具,剩下的位置可怜地摆放着一些学生读物,社科类基本没有,想看看文学类的,终于发现几本恐怖小说掖在里面。这新华书店别说和“强”挨不上,连“势”都去了。

    即便是在最没书读的文/革期间,走进桂林市阳桥头的那个新华书店,也不曾令我如此失望。

    设身处地地替人家想想,这年头还能坚持把书店的牌子挂出来就不容易了,其实经营者不是那么死脑筋的话,改叫“新华文具店”是可以招揽更多生意的。在这个满大街都在放凤凰传奇歌声的小镇,书是奢侈品。

    想写一篇“不读书的人是牛逼的”,但又觉得这个命题一旦成立,牛逼的人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假如反过来写一篇“读书的人才是最牛逼的”,好像没什么新意,再说也真没看出来在这个时代多读几本书能牛逼到哪去。

    好吧,暂且放下牛逼这个命题,让我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最需要读书?……

 

    哈德.施林克在他的《朗读者》里写了个文盲少妇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受到审判身陷囹圄,却总是能从米夏对名著的朗读中获得生活下去的信念,这是对“自由”词义的另一种诠释。当然,一个没有牢狱之灾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思想的视野是如何脱离肉体的。大多数人对幸福生活的标识,并没有包括思想的自由度,我们太看重身体意义上的个体言论是否受到限制,而我经常怀疑,即使放下所有的羁绊,一个不爱读书的脑子能走多远……好吧,其实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嘴上叫得欢一些而已。

 

    前几天见到老孟,她还在惦记着我的那篇《德峨大圩》的制作,再三声明朗读部分早就完成,虽然一个“啊”都没有,还是基本满意。只是配乐部分找不到合适的,她想再现山路上黑压压的赶圩人群的那个场面,用了多些音乐都表现不出来,所以就作为半成品搁在那了。

    老孟是电台唯一一档读书节目的主持人,我深刻地怀疑那些坚持听她朗读的听众,是真正喜欢读书,还是在享受她磁性的声音。当然,她能够像那位米夏一样用自己的声音将珠海的男女汉娜们吸引到一起,不管这里面有多少人是在顺带YY一把老孟,我觉得它都算得上一个消费奢侈品的群体了。但愿她的这个奇葩节目能挺得久一些,并且坚持走主流路线,弄些《蒙田随笔》、《培根随笔》、《乔治.吉辛四季随笔》之类的来朗读一下,阿龙随笔偶尔作为餐前小食还行,一当成大菜就露馅了。

    真正好的文字是不需要配乐的。它清汤寡水,素面朝天,像一介农夫在自己的田里手舞足蹈。你可以感受他的那份欢喜,却永远不知道他内心真正在想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动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