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持这样的观点:对二十郎当岁的人作评判,才华是给予他的一种褒奖。等过了这个年龄,再把这东西挂在他身上,那便是一种辱骂。
马雅可夫斯基死后,斯大林说他是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诗人。这句话,死人听到不知作何感想?我觉得有刺肤的寒冷,那纯粹是生理上的恶心。
在一个伪善的时代,才华不仅显得多余,也与个人的成长不相干。它像是被恩赐与你的某种品格,很难说那是基因里的福利。所以我厌恶这张标签,尤其看到那些文人在努力表现着自己的灵感时,总想提醒他一句:我们都知道你很了不起,但你能稍微放下身段正常地表达那些别人懒得一再论述的观点吗?
有一种自我定义,以为生来就是为了创造,说穿了那便是自恋式的情杀,用最快的方式把自己消灭掉。
但是这样的消失仍然不需要真正内心的强大,它要的只是一个认同。我们这个时代别的什么都给予不了真正的天才,唯一慷慨的就是各种认同。即使生前错过,死后也会及时补偿,哄得你在骨灰盒里一笑。
那天有人给我看一个新的养生妙方,坛子里装着奇怪的水果和沤出泡沫的汁液,视觉上散发着腐败的气息。我倒吸一口冷气,佩服敢把这玩意当成滋补品喝下去的饕徒,并为他从未体验过挥霍生命的痛快感到惋惜。这样的试验,即便把自己养成一个长寿的白痴也早已失去做人的意义。
倒掉那些来不及挥霍的才华,别让它在体内发酵出溲味。然后皮笑肉不笑地观察这个时代,它想要的,从你这里什么也得不到。用无才无德来附庸不风不雅,这也算与时俱进的养生之道。
然后,彻底忘记自己来过这个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