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尿你这一壶
(2013-12-09 10:27:19)
我的面前站着几个来网站实习的大学生,他们按照要求开始介绍自己,主要是有些什么特长擅长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是简单的内容更新还是去互动搞线上线下活动,或者一头扎在论坛里用各种马甲发帖。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那会我也总是带着这种猴急猴急揣测不安地站在傻逼领导面前,希望最快地得到一个认同。不同的是,现在我换到了以前曾被我暗自诅咒过的那个位置,在考察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做好了坦然接受人家在心里嘀咕“傻逼”的思想准备。
嗯,江山代有傻逼出,我对这个角色置换倒是不在乎,但我老想从他们那里碰到一个例外,比如有一个满不在乎的家伙站在我面前,对我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长,但也没看出做这样普通的一份工作有什么难度,与特长啥的毫无关联,完全不需要把个人能力全部发挥出来便足以胜任。……但是,我失望了。他们看上去都是些守规矩的孩子,没有离经叛道的行事风格,说话时宁可低头看地也绝不抬头看天。我突然发现这个国家千百年的教育体制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都有一脉相承的东西,就是要求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听话”。在这个大前提下,允许有小小的调皮来调整一下青春期激素,但是再走远一点便是叛逆了。在我看来,一个不叛逆的青春,基本上与虚度无异了。
也许对将来一份体面的工作和高额收入的渴望,足以将各路坏小子改造成清一色乖孙子。这种就业压力与教育体制的配合之默契,说成是狼狈为奸也不过分。
我想像这些孩子一年后即将遇到的种种现实囧境,想像着他们要哄着那些比我看上去更难以忍受的老板们开心,要站在一边撅着老二斜睨着显示器上的裸体女人,一边跟你讲和谐社会大道理的顶头上司面前,小心翼翼地汇报工作……突然间就同情起这帮孩子来了,也许他们比我们活得更不容易。我们毕竟是在谎言中长大的,所有的假全凑一块时,人反而没那么多纠葛,反正统统不信,全都去他妈的就是了。他们这一代是在半真话半谎言中过来的,这个现实的可怕在于任何事情都随时会向它的相反面转化,你永远无法追随一个标准,时时面临着人格分裂的危险。于是,僵化的教育成了最保险实用的模版,复制出来的好孩子大量堆积在这个社会,像还没使用过就被抛弃的分类垃圾。
说到这里,我发现自己也有点晕菜了。这个国家如此热衷于制造垃圾,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用那点可怜的文化去支撑内心最后一点尊严。难道,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因此感到过一丝内疚?其实它自己何尝不想成为一个国际社会的乖孩子?看到它为得到一张承办奥运的通行证或者混个世贸成员卡,准确地说是为了那帮在它嘴里一向与流氓无异的大国们的宏大认同,发起一拨又一拨的努力,终于修成正果时,我真心地有些难为情。我早已接受了一个破罐子破摔的大国心理,并且觉得这也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霸气,凡事如果不能达成一致,那么最好的态度就是不尿你这一壶。现在,我们竟然为了这么一点破事儿带起全民狂欢,某种程度上我受到了伤害。那个奥运主题曲在我听来,真像大国最后的挽歌。
理一下混乱的思绪,我是想说些什么呢?
也许我只是想痛痛快快地胡乱说几句。主题思想,你自己从里面去找吧。经过严格的中学语文训练,我相信你能做到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