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拿在电话里问我,五一假期有什么安排?我说啥安排也没有,一切到时候再说。说完这句话,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牛逼,在这个人人都想大过一场的公共假期里,自己居然一点规划都没有,有种破罐子破摔,“不过了”的感觉。这个逆生活流的态度,既有点流氓无产者的豁达,还有那么点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两者一结合,大约有那么点流氓神仙的意思了。哎哟我他妈呀,把自己总结得真好,要是每天我都给自己找一个这样特别的身份,然后就把这时光给打发了,凡间的生活还真对我没多少约束。
对假期的期待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真是无趣的重复。比如我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对周末憧憬的不得了,每到周五就会莫名的兴奋,好像第二天开始就会有什么好事要发生。但是第二天真的一来,发现也是平淡得要死,甚至还很无聊。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在下一周的周五依然莫名要兴奋起来,然后再一次因为周末的无所事事而有上当受骗之感。这样可笑的错误我总是一犯再犯,就像钻进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怪圈,怎么都转不出来,越找不着出口还越来劲了。终于在步入中年后我“意外地”发现,人生最值得期待的其实只是星期五本身,因为它充满了美好的幻觉,而周末本质上与周一、二、三、四没有任何区别,只是无聊的方式有所不同,它们只是通过周五来完成这个转折点罢了。但这个“意外”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永远也不会来到你的身边。你总是那么不意外地守着日子,盼那个公众假期的到来,怎么能成为一个像我一样的流氓神仙呢?
有时候觉得主义也好,理想也罢,其实就是周五现象的一个翻版,在实现之前都是有极大的诱惑性的,一但真的步入就会发现乏味得很。我和一些年轻人打交道,发现他们喜欢给自己制订人生的近、中、长期目标,搞得一本正经却又了无生趣,活活地把自己关在了计划的笼子里。这让我联想到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肉鸡,它们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都是极清晰的,唯一缺少的就是随意,连无所事事地发一下呆都是奢望。这样的傻逼人生还是离我远一点的好。对于误入歧途的年轻人,我倒是常常想点拨一下,又怕人家真的失去期待与方向什么的,就会变得迷惘,有可能死得更快,这也是挺害人的一件事。当然,我也不能处处拿自己来做榜样,告诉他们其实还有一种无需规划草草而过既无聊却又很不迷惘的人生。
说到这,怎么觉得自己像在开启民智。
在这个充满虚伪的理想主义国家,真实的非理想主义者确实就是一个流氓,哪怕披着神仙的外衣,一样会被砖头拍死的。这个砖头有时是一个宏大的主义,有时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规划,有时就是一个公众假期而已。不过想像一下自己在悬崖边上飞逃,后面是无数高举着“五一”砖头的人在狂追,那个场面也是蛮high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