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萨和高更
(2013-03-05 07:20:08)
还有一个写过高更的著名作家是秘鲁的略萨。
我和略萨好像还挺有缘份(不带这么套磁的),2010年的一天,我突然想写一写这个作家,那时“抠脚读书”栏基本处于歇菜状态,我提到了对他几篇代表作的喜爱,没想到第二天就公布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名单,略萨拿下了文学奖。因此我的那篇文章就像是一个预测。当然,这纯粹是巧合。
略萨后来写高更的长篇小说《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还是沿用了他独特的双线并行复调式叙述的结构,这种玩法的快意他已经在《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里享受过了。两条看似不相干的线索,各说各的故事,最后总能互相暗示和隐喻,让它们殊途同归。嗯,既然是略萨的招牌菜,多上几次何妨。
这篇小说的题目为什么那么容易招惹文青呢?后来我看到很多拙劣的模仿体,要是我,就他妈的直接叫《那个街角》,管它街角那边是天堂还是地狱,一点诗意也不留给这些二逼文青,看他们YY。
当然这也不是略萨的错。因为这个题目源自当地的一种儿童游戏,这个游戏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
毛姆写高更,肯定会激怒一些高更的粉丝,也会让扬凡高贬高更的人感到痛快。不过略萨眼里的高更就显得家常多了,很多不近情理的乖戾在他那里都得到了宽宏大量和合理的解释。以前我读凡高的画,觉得时间是停滞的,只有一种强烈的空间感,读到高更则正好反过来,老觉得这人在狂追着时间往前跑,好像知道自己注定不会长命,所以在那种闲散的生活画面后面,隐约地让人产生某种情绪上的仓促。看来略萨也有同样的感受(再套一次磁),他把时间价值上的意义,在这本书里玩味到了一个极致,里面有些声色犬马的细节,让我这样的粗痞之人从内心获得高度的认同。我甚至想起以前一位画油画的旧友,当他鄙视别人的作品时,总是习惯性地说:老子用鸡&巴刷都比这刷得好——呵呵,那得是条多么神奇的鸡&巴。高更似乎也有这样一条。所以他的创作与性欲,在略萨笔下都呈现得比毛姆笔下更加完美。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