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是湿冷的。我这回去桂林,就想找一地方烤火,重温一下二十多年前的那种火盆边的猫冬。不过桂林这地方现在烤火的人家也不多了,最后还是在猫儿山脚下的深岙里一对老朋友家烤上了火,看来这种最传统的取暖也快成为奢侈的生活方式了。那天虽然烤得过瘾,还守着柴火吃了油茶,但还是有点儿不适应,让烟熏得不停流眼泪,得不时跑屋外透透气。然后就在想,我这个南方人这么多年的冬天都是怎么过来的。
这回看到网上在讨论南方要不要集中供暖,腿就下意识地又抖开了。有句老话叫"男抖穷,女抖贱",估计我这么多年也没成一富人,就是冬天里抖腿给抖的。其实不光我抖,我在桂林读书那会,全班的男生女生都在抖,没办法,因为上课的时候也不允许在教室中间生一盆炭火,除了抖没别的驱寒高招,所以大家全跟永动机似的不停地抖,有些人一直抖到夏天还收不住。我就纳闷怎么没人想到"抖冬"这个词呢,在南方它可比"猫冬"形象多了。反正我们全班一起抖的时候,那声势是挺浩荡的,经常抖得老师连课都上不下去了,光听见地板上一片尥蹶子声,然后老师无可奈何地先坐下来,让我们抖热了再接着开讲。有时伸了脖子往讲台上一看,丫也偷偷在那抖呢。所以按这老话,我们班全是穷男贱女,连老师也好不到哪去。
现在中小学的硬件肯定比我们那会好得多了,至少夏天条件好的可以装个冷气机,条件差的安个电扇。但是到了冬天,没暖气供应的学生不知还会不会抖冬?这玩意,你用穷啊贱的去吓唬他根本没用,人都这样,先得把眼前这关对付过去再说。
中医里好像还把这种抖解释为虚阳外越的像,意思就是收敛不住虚火,毛里毛躁,所以办起事会情绪化,容易失败。可在那么湿冷的南方冬天,就算是虚火也总比没火好,好歹也算个心理支援。所以中医这玩意有时也蛮操蛋的,人好不容易在心里烧起一点火,它偏告诉你是虚火,这么着人只有越抖越冷了,还因此前途无望,缺德吧。
珠海这地方虽然很南端,每年总还是有个把月的寒冷需要借道过一下的,否则那春天就来得别扭。我的卧室里一直装的都是冷暖两用空调,这大大降低了我在冬天抖腿的强度。我的人生信条是“再穷不能穷电费,再苦不能苦两腿。”但我知道很多人还是舍不得用这种方式取暖,毕竟成本太高。也不知我们以前的那班穷男贱女是否都有了各自取暖的高招,但愿他们在南方集中供暖的政策下来之前,能先找到比抖腿更好的办法。都是活半辈子的人了,别在穷贱的道上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