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羊博士
(2012-06-12 10:39:05)
标签:
于丹百家讲坛学问杂谈 |
那天朋友的女儿高考完毕,请我们几个吃上海菜。她的女儿是个美女,考的是文科,应该考得不错,也很喜欢昆曲,听她的意思将来想做学问。我提醒她,做学问的人一般都长得比较丑,好看的也会慢慢变丑。她不信,认为这个评价只适用于那些经常抛头露面的,真正埋头做学问的,肯定难看不到哪去。
这不是一个正经的话题,只能瞎说八道。我回来想想她的话,好像也有点道理,你看看那孔庆东都成啥样了,人家还整天在公众面前露脸儿。没准哪天谈金家父子一激动,连点也一块露了。我看《昆曲六百年》那部片子,但凡有学者出来的镜头时就受刺激,觉得挺唯美的一部片子,完整性全让他们给破坏了。其实用旁白用字幕也是同样可以把意思说清楚的嘛。还有那个于丹(忍不住又要说她了),总感觉此人不挤眉弄眼就不肯好好说话,那表情老像是在挑逗男人,而且喜气洋洋得没有一点道理。但我怀疑她在读博士之前,应该还算凑合能看的。这些人的共同点除了喜欢上电视,的确也都算不上大学问家。
子仲曾说过在中国当导演的,到后来都会长出一张皮条客的脸,这也算是规律性的总结了,虽然搞不清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好像从生物性上也找不到足够的依据,但事实大抵是如此的。这个要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蛮边缘的,估计社会、人文、美学、宗教、遗传、风水、面相等科目都得揉一块,捏巴捏巴再掰掰开,才能找到一点研究的方向,这得是多大学问的人才能攻克的难题啊。人要真有这本事,恐怕自己就长成千年老妖的模样了。也不知这人在哪,全民动员一下,给丫挖出来推上央视的“百家讲坛”,把于丹之流好好震一震。
东汉的时候有个叫甄宇的“瘦羊博士”,因为不和人争抢肥羊,从而成了清贫谦恭的代名词。现在是“肥羊博士”的时代,做学问的一露脸儿就像刚从油锅里捞上来,这会不会也是变丑的原因之一呢?……八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