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熟人想做小剧场话剧,找人写了两个本子让我看,说如果有时间就帮着改一改。我不愿接这活,电话里跟文艺女中年老孟说了,想让她接手。老孟死活不答应,听那语气好像是正式退出江湖了。既然找不到下家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人家,看完了就给点儿修改意见,动手的事就算了。结果这两天实在没时间,珠海不是那个啥吗,搞得媒体忙得要命,刚才总算把两个本子看完了,长叹一口气——我操!
小剧场话剧这几年似乎很时尚,发展成啥样了都,几年不进剧场的人,恐怕连节奏都跟不上。每每想到这我就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了,为了免受伤害,本人屏蔽一切舞台艺术。我觉得小剧场话剧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无厘头,故事得东一鎯头西一斧子,人物性格不能太完整,嘴巴哇里哇拉但你就是听不明白,再加上一点驴头配马嘴的幽默……然后哗地一下,高潮就来了。至于那个“哗”是幕布急落还是灯光骤黑,那就不是我所要考虑的了,反正得弄得跟大剧场不一样。大剧场,什么都是有条有理的,强烈的仪式感加上环环相扣的戏剧效果,连高潮也是徐徐而来,然后你就在那徐徐中深受教育或者深被感动。
这是两个什么样的本子呢?故事既不有条有理,也不没头没脑,人物不完整是意料之中的,但是居然无性无格,说的也全是大白话。我强忍着读到最后,心想你就是不肯徐徐地达到高潮,胡乱地哗一下也成。竟然啥也没有,全剧就这样结束了,太他妈的像一部猝死剧了,最后只能让人深受刺激或者深被雷倒。
难道,小剧场走到这一步了?
一个话都说不好的人,无论如何是不适宜创作话剧的,就像五音不全的人,再怎么阳刚也不应该去唱歌的道理一样。有些话你平时说着不觉得无趣,往舞台上一搁就显出寒碜来了。其实舞台上说的就不能太像人话,你不能一五一十地把小菜场当小剧场整个搬过来,得绕着弯说,最好还加上些时尚新鲜的元素,RAP之类的。比如你想告诉一个人你爱她,你就这么说:母狗母狗你别走,发情的公狗跟后头……要是还会两下踢踏舞当然就更好了,那会使你看上去更像小狗拉尿。总之一句话,你得有意外给人,甭管是对话还是剧情,不能总像新浪博客首页推荐的那些文章,永远都在你的意料之中吧。要知道,你可以像我一样挥霍时间,不把光阴当成金条。但你挥霍别人的时间总是不对的,那性质跟坑蒙拐骗有什么两样。
妈拉个巴子,扔下剧本后突然特想骂一句,现在坑蒙拐骗的人咋就那么多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