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蚂蚱的奸笑

(2009-07-02 10:01:50)
标签:

杂谈

分类: 瞎编

       蚂蚱的奸笑

 

蚂蚱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夸张的表情,满脸奸笑,好像这世间早已被它玩于掌股间。它的脸像是从哪里窃来的面具,大得与身段不成比例,存心要吓你一跳似的。因为脸来得容易,表情自然也就呈现得不遗余力,有种表不惊人死不休的泼皮劲儿。它笑起来就没边没落的,露出一口烂牙,像吃四环素长大的70后,每颗牙之间留着很大的缝隙,随时准备塞进高纤维食物的残渣,以便在闲时剔除清理它们以获得打发时光的趣味。所以我总是很期望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堆蚂蚱围成圈坐着,一边张家长李家短地海聊,一边用草根钻着牙缝……很可惜我只看过两只蚂蚱同时吃草的样子,剔牙的情景估计只有法布尔碰到过,毕竟他比我投入了更多观察昆虫的时间。但不知为什么,在《昆虫记》里查不到这个记录。

蚂蚱和蝗虫、草蜢和蚱蜢、螽斯和蝈蝈,起先这些复杂的血缘关系我一直没搞懂,只知道会叫的是蝈蝈或者螽斯,害虫是蝗虫,它们披上人皮后被叫作皇军。至于无害无益的是蚂蚱。如果要从模样上区分,我会认为长得好看一点的是蚱蜢,长得丑一点的是蝗虫。蚱蜢爱笑,蝗虫永远是一副生气的面孔,让你看到它们就觉得应该找个嚼子给套上,免得它们到处惹事。后来才明白蝗虫是个统称,它把有害无害,会叫不会叫的全都包括了进去。如果细致些分类,蝗虫似乎也有个三六九等,专吃庄稼的那种大块头要比蚂蚱进化得成功一些。这样我就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越是高级的昆虫就越不爱笑,越是低级的昆虫就越笑个不停,比如那个许三多。(你看到这里即使是想笑也得硬憋住。)

 蚂蚱虽然笑起来不够小资,却并不妨碍它追求精致的生活。它在进食的时候你能听到一种沙沙的吃声,非常有韵律,就像在演奏某种乐器。当然这得耳朵特别好的人才听得到。它咬噬草叶的时候脖子上的筋脉是暴突出来的,但是手上动作却很优雅,轻轻拎着叶片的边缘,就像贵妇拎着晚装的裙裾。它每吃几口,就要把牙在叶片上蹭几下,为的是用天然的青草芳香去除一下那里的异味,以便更好地享用下面的几口。唯有此时你才发现它笑得也不怎么泼皮,很安静,那张窃来的脸上露着那么一点哲学的意思。其实这也是它一天中最不安全的时刻,对于这个险恶的生存环境,要想将可能的伤害减到最低程度,保持奸笑是个好办法。所以聪明的蚂蚱吃完大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奸笑,有些正在打嗝的蚂蚱会让奸笑变成一个个分解动作,要能抓拍下来的话,足以成为演艺专业学生的表演教程。后来美国有个叫保罗.福塞尔的家伙在他的《格调》一书中提到了这种生存策略,但是他错误地将奸笑理解成了微笑,这也是我对此书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蚂蚱的奸笑也曾经迷惑了法布尔,因此他在《昆虫记》的“两种稀奇的蚱蜢”一章中把蚂蚱描述成了面相可怖的魔鬼,身上长着尖利的鱼叉,有一个残酷的老虎钳,锯子似的牙齿,仿如一部令人可畏的刑具,加上它凶残的猎杀方式,活脱脱一个《沉默的羔羊》昆虫版。法布尔告诉我们这种蚂蚱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恩布沙”,听着也跟“汉尼拔”像是一家子。所幸的是后来有人翻了案,证明那不过是螳螂中的一种罢了,跟蚂蚱一点关系也没有。还有人认为这是翻译者的错,法布尔不可能连这两者都搞不清楚。但愿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门可罗雀
后一篇:瞎掰的卵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