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毛虫的长征

(2008-04-18 12:15:02)
标签:

杂谈

分类: 瞎编
   雅克贝汉的《昆虫世界》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里面有一节描写松毛虫的生活,画面是长长一溜排着队的松毛虫,一个紧挨着一个在爬行。这个场景实在是有趣,表明在松毛虫的社会里,它们具有高度的依赖与盲从,所以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判断方向和路线,只要头抵着前面那只松毛虫的尾部紧随前行就可以了。

    这列松毛虫起先一直往前走,但是走着走着出了点意外,领头的那只松毛虫绕了个弯,无意触到了队列中最后那只松毛虫的尾部,于是它立刻放弃了领行的身份而当了一名普通的随行者,把一切动机和信任都交给了前面这只松毛虫。这样一来松毛虫就从一个长长的队形变成了环形,始终都在原地转圈。由于这支队伍呈现出的严密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性,如果没有外力的破坏,显然它是永远不会散开的,这样走下去的结果不是累死也早晚得饿死了。

    雅克贝汉的这个故事只讲述到一半,后面的结果怎样没做任何交代,但是我的好奇心被挑了起来,我又找来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书,翻到“松毛虫”一章,我记得里面好像提到过类似的行为。

    果然这是法布尔早就做过的一次实验。他首先发现,某一条松毛虫“为什么能做领袖则完全出自偶然,没有谁指定,也没有公众选举,今天你做,明天它做,没有一定的规则。毛虫队里发生的每一次变故常常会导致次序的重新排列。比如说,如果队伍突然在行进过程中散乱了,那么重新排好队后,可能是另一只松毛虫成了领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松毛虫中的领队者随时都会放弃自己责任的原因。

    接着法布尔做了一个极顽皮也颇有些缺德的试验,他看到一群松毛虫爬上了花盆的盆沿,于是把多余的松毛虫刷了下去,让它们正好围成一圈,有趣的一幕开始了:“一群毛虫在花盆沿上一圈一圈地转着,现在它们中间已经没有领袖了。因为这是一个封闭的圆周,不分起点和终点,谁都可以算领袖,谁又都不是领袖,可它们自己并不知道这一点。”

    这些松毛虫在盆沿上一直爬了六天,尽管又冷又饿,好吃的松叶就在离它们几寸远的地方,它们仍然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发生了什么错误?因为体力不支,晚上它们会蜷着身体休息一会,等天亮稍一暖和,它们又开始根本没有意义的长征。

    最后它们饿死了吗?

    几个勇敢者的行为,这支队伍的整体命运出现了转机。“我发现有几个勇敢的领袖,它们热得实在受不住了,于是用后脚站在花盆最外的边沿上,做着要向空中跳出去的姿势。最后,其中的一只决定冒一次险,它从花盆沿上溜下来,可是还没到一半,它的勇气便消失了,又回到花盆上,和同胞们共甘苦。这时盆沿上的毛虫队已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圆圈,而是在某处断开了。也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唯一的领袖,才有了一条新的出路。两天以后,也就是这个实验的第八天,由于新道路的开辟,它们已开始从盆沿上往下爬,到日落的时候,最后一只松毛虫也回到了盆脚下的巢里。”

    松毛虫不是有独立理解力的昆虫,即使它们目光坚定步履齐整。

    我读着这样有趣的章节时,就会想到当下我们经历的一些人和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闷骚男女
后一篇:暴力奶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