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怨妇十八哭

(2006-10-18 16:32:37)
分类: 瞎损
  现在的人真能哭,尤其是跟你谈情感话题,到了高潮不哭上一场就算是白High了。碰巧我这人对哭还有点研究,看到一场好哭时也常常会心有所动。我说的“动”当然不是要陪对方一起去哭,而是总能从哭中领略到人生的精彩。

  在流行看朝鲜电影的七十年代,我已经留意到这个国家的人有哭的天赋。无论高兴还是悲伤,光不溜赤地一场大哭就像暴雨一样降下来了,而且极有耐力,老半天也停不下,连喜剧片也能哭得稀里哗拉的。如果哪部电影里看不到哭了反而是不正常。那时我一般想方便的时候,都是憋到电影里哭开了再去厕所,一泡尿完了回到座位上,这边也刚哭完,什么都没耽误。
  琢磨朝鲜人哭,发现他们在哭的方法上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死了亲人的哭就和提到“将军”时的哭很不一样。前者哭起来脸朝黄土,号啕中加着撕心裂肺的喊叫。后者则需把头仰起,角度以能看到鼻孔中的鼻毛为佳,然后让眼泪顺着腮帮子往下淌,声音的运用主要在喉结而不是胸腔,这样听上去有特别“哽咽”的效果,同时眼睛还不能闭上,要看着远方某处,才不会让人误会又死了一个。
  当然还有很多种哭,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大老爷们哭起来,一点也不亚于妇女,眼泪说来就来,流量也大得出奇。
  我那时曾经天真地想,如果把朝鲜电影中哭的镜头全部删除,应该还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现在想来真是幼稚啊,人家那功夫全在哭中,或者干脆说那就是一种类型片:哭片。比如《卖花姑娘》吧,要没了哭,就像一个人没了五官似的,还有什么看头。我们的功夫片要是删除了舞枪弄棍拳打脚踢,还叫功夫片吗?
  现在还真是挺怀念朝鲜人的哭。那么精致的泪水,那么好的口活。

  

  中国历史上,能哭的领军人物多是一些怨妇,这从文人的笔下可找到不少线索,像屈原的“思公子兮徒离忧”,山鬼那种遭弃绝后的哀婉悲恸,估计就是以一场兰香幽人的呜呜咽咽收的局。到了杜甫,已经“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其它像“柳叶双眉久不描,殘妆和泪湿红绡”这样的诗句,也是一抓一大把。怨到最后,终于怨出了一个能把六月哭出雪来的窦娥。不过跟孟姜女比起来,这位窦娥也只算小菜一碟。人家就靠一把鼻涕一把泪,愣是哭倒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也亏得她只有一个老公,要有十个八个的,从嘉峪关一直哭到山海关,估计今天我们也就没长城这一说了。所以我一向不喜欢孟姜女这个人,觉得她实在是没有觉悟,范喜良是为国防工程作出的牺牲,死得其所死得光荣,你实在要哭也不能哭得那么怨气冲天,悲于心止于情就可以了,用得着把长城也哭塌吗?这样一来老公也就等于白死了。孟姜女在这点上真还比不上一个普通的朝鲜妇女。

  近年来怨妇们在电视节目中得到了大量复制。超女们哭,好男儿也哭,非常6加1哭,星光大道也哭,艺术人生哭,春节晚会也哭,十佳警察哭,感动中国也哭……很多明明是娱乐节目,却非要把观众当成个情感垃圾桶,一有机会就台上台下哭成一团。有时我都纳闷,一个正常的人,不会那么不经事,来点情绪就得哭吧?难道是电视有种魔力,能让这些人集体回归婴儿期?因为只有初生婴儿才会把哭当成一种运动。那么屁大点事,对成年人来说还不足够用语言来表达吗?
  我这个人一向比莫斯科还要不相信眼泪,但我愿意相信哭是一门艺术,欣赏一场好哭简直可以媲美看一张好画,读一本好书,听一场好的音乐会。可惜现在哭得好的人真是不多,偶尔遇上一个,也是蛮给人惊喜的。
  比如我认识一个当代怨妇,对于哭就很有造诣。老公在外面包了二奶,她非要我在某个雨夜就着那些垃圾故事来陪她下酒。那天她说着说着就要哭一阵,我暗自数了数,两个小时里她一共哭了18次。虽然那些男盗女娼的经过毫无新意,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但我赞叹不已的是她这18哭居然没有重样的,每一款都与叙述配合得恰到好处。最神奇的一次她的鼻孔里还冒出了一个巨大的泡泡,它来得那么突然把我吓了一跳,然后迅速膨胀为透明状,把她整个脸都遮住了,最后温柔地在离我脸部不到5CM的距离炸开。这样我就一点睡意也没有了,一直在提防着可能出现的新的怨妇泡泡,尤其是她用哼式哭泣法的时候。我的手里还下意识地攥着一根牙签,万一再有泡泡冒出,我就会及时地在更安全的距离将它戳破。
  为什么电视上的那些人都哭不出来泡泡呢?要是超女或者快男们在每一轮淘汰的时候,都要求他们哭一个泡泡出来,然后主持人将它一扎,“卟!”就算正式宣布无缘晋级了,多好!
  有人对哭作过科学的诠释,说它不仅能释放心理压力,有益身体健康,同时泪水对脸部的滋润也很有美容的功效。这些我都信。但还应该有人研究怎样才能哭得唯美一些,精致一些,个性化一些,包括关键时刻怎样才能哭一个鼻涕泡泡出来。既然现在的人都那么爱哭,动辄泪飞顿作倾盆雨,我们当然有理由讲究一下哭的质量。

  所以我建议央视的电影频道要多重播一些当年朝鲜的哭片。两国爱哭的同好们,平时也要多交流交流,别把傻劲都使到长城上。要真哭出个现代版的孟姜女,最好对着白宫哭去,能把那地方哭晃了也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