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乸得起,放得下

(2006-07-21 09:24:44)
分类: 瞎说
  第一次见到“乸”字(音同“拿”)还是来珠海以后,这里有个叫“大姑乸”的地方。“乸”在汉字中应该归类到弱势群体,相信北方人也极少接触到这个字,毕竟我们有很多现成的字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比如婆娘、老女人、半老徐娘……总之女人不再新鲜,就乸。广东人喜欢用这个字,女人听到这个字如果感到不适,通常是觉得自己还有几分水淋,不肯向年龄低头。等到她们不在乎“乸”时,至少已有很多生理防线失守,脸上有了折皱,乳房下垂,屁股变大,走道不再呈直线,横冲直撞的,说话满不在乎。尽管现在的女人都在争取晚乸,但这是迟早的事,没有谁能绕得过去。像刘晓庆这号死也不肯“乸”的,就算拉了皮,在广东人眼里,也就是一个“靓乸”而已。
  粤语一向不太给人面子,形容人胖,也只有“肥”字可用。要在北方,这就是骂人了,因为猪才会以肥相论。不过广东人对猪的描述却又给足了人的面子,像我们说的“猪蹄子”,在粤语中换成了“猪手”和“猪脚”。有时我在想,粤人的祖先,一定有过猪崇拜。
  说一个女人是婆乸,谈不上是一种恶毒。但是“乸”与动物通用,一只母猪被叫做“猪乸”,母狗叫“狗乸”,母鸡叫“鸡乸”,母鹅叫“鹅乸”。清远有种“鹅乸煲”相当不错,我家附近就开有好几间专卖“鹅乸煲”的大排档,我是那里的常客。此外还有“鸡乸煲”之类的,价格一般都很实惠。邀上二三好友,围着一砂锅冒着油香的“鹅徐娘”或者“鸡大妈”大快朵颐,是非常享受的事。所以我不介意粤语把人和动物“通感”。
  广东人形容男人也有用“乸”的。如果说此人很“乸型”,即女里女气的意思。这次的超男海选,很多乸得可以,娇滴滴的,脸嫩得可以掐出水。他们如果真的变了性,反而不会这么乸,是标准的美眉,最少还可以当二十年少女。等真成了婆乸时再变回男人不迟。
  总觉得好女人应该“乸得起,放得下”,“不乸白不乸”。当然,这个道理和一些女人是说不通的。她们在丢失了少女身份之后,又无法与婆乸衔接起来,进入人生的真空地带,敏感和容易受伤害。她们在出席一些公共场合的时候,很轻易就被谈笑风声的婆乸们PK掉了。
  也许我们应该为这些高龄少女们办个心理辅导班,营造一个充满乸文化的温馨天地,让她们时时感受到乸的魅力。我们要让她们每天听到的就是《彩云追乸》、《步步乸》、《旱天乸》、《春江花月乸》、《高山流乸》,让她们读《红楼乸》、《安娜.卡列尼乸》、《一千零一乸》,看《乱世佳乸》、《唐伯虎点秋乸》、《断背乸》、《超乸归来》、《卧虎藏乸》……让她们知道这个世界也为乸准备了很多,知道乳房下垂不过是地心引力的结果,知道屁股肥大有肥大的好处……她们就不会再谈乸色变了。
  没人去做这事吗?我觉得这里商机无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