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梦想,放飞希望

文:何小萍
照片:谢辉
2016年3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公益讲座延伸课程《梦想者的天堂》(学生版)在北京石景山第二实验小学首次开讲。这一次的听众是六年级学生、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共计100多人。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主持人北京248志愿者鲁瑞清学长共设计了4个板块:《让梦想照进现实(成才篇)》;《教育与教养(成人篇)》;《讲座与讲做(励志篇)》;《我们走在大路上(未来篇)。
下午1点30分前,师生和家长们准时来到会场。去年12月18日,我们曾经在这里举办过《自我与人生》的主题分享会,不少同学看到志愿者都非常激动,有的同学说:“学长们又来了,我喜欢你们!”
在师生和家长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今天的课程。首先,播放专题片《梦想者的天堂》,以及3月7日讲座在湖南湘乡东山学校为高三年级学生开讲《未来不是梦》中,五位来自深圳的初中志愿者参加课程与服务后的分享视频。现场一片安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认真观看,仔细聆听。
紧接着,瑞清学长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求学历程以及对学习力的理解与诠释,台下的学生们都专注地瞪大了眼睛,很多家长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现场播放了北大公益讲座原创散文诗:《妈妈,我想对您说》《孩子,真的对不起》。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掩面而泣,有一个小女生不停的用两只手交替着抹眼泪,全场安静的只有抽泣声。这时,场内听到了婴儿的哭声,有一位家长是抱着三个月大的婴儿来参加课程,孩子也好像听懂了这两首母子情深的对白。因为,她的哭声并非吵闹烦躁的,更似乎是被受到感染后的表达。志愿者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发生深深的感动着。
进入分享阶段,主持人邀请赵子沣学长谈谈自己当年的“叛逆”,以及如何走出“叛逆”。他分享的很真实、很坦诚,他用自己的做到,证明了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
接下来是学生们的分享,话语不多,但很真实,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北京416号志愿者肖印军学长,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她是以校长、家长和学长的三重身份,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梦想成真”的经历,鼓励孩子们实现梦想,放飞希望。
由于时间关系,几位家长分享完之后,瑞清学长不得不终止了分享,看着等待分享的学生以及家长们那种对分享的期待,我们说:“以后我们还会来!”
今天的课程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时,我们看到那三个月大的小婴儿也张开嘴,喜悦地笑着,这是我们最小的听众,她随着课程的感动而哭、随着课程的喜悦而笑。在“小灵童”的一哭一笑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北大公益讲座志愿者这一个个灵动的生命,在享受付出中获得坚定前行的力量。
为了2040年,我们共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