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静风轻(中)

标签:
丫山她们慢生活黄埔静风 |
文:唐岚
【今日图片】美丽的丫山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梦想已经部分变为现实,道源书院的每一处细节,无不彰显着宏大的设计思想和自然环保的理念。从构思到落地,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其间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原生态和简洁的力量。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材料、空间和光线的巧妙运用,将温馨的时光编织成记忆的摇篮,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以一种沉静的姿态阐释了设计的回归——自然、简约与静默。
在与唐先生的接触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始终带着温和天真却十分自信的微笑。他直言不讳地对我们说:“其实,现在最需要训练的是一批优秀的木匠、漆匠和泥水匠。当下社会很多人都想着快速地出人头地,根本做不出精细的活儿。”
我们知道,这一席话正是他的肺腑之言。一直以来,他就像中世纪的工匠,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他正带领一群人打造全新的丫山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慢生活。
丫山的膳食也体现出慢生活的精致。山上所有饮食都是用柴火烹饪,这看似与高速便捷的流行文化背道而驰,却捧出了丫山人的一片赤诚之心:对天然食材的讲究,对烹制火候的把控,都体现在细节上:从摘菜到烹饪,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慢烹调,慢品尝,在慢中咀嚼人生百味。
早在2013年5月17日,我们初次到丫山的当晚,丫山特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迎晚会,那晚,令我终生难忘。
当一群穿着当地民俗服装的女孩,站在离我们不到两米的位置,用清嫩的嗓子唱起原生态山歌的时候,泪水不知不觉顺着我的脸庞悄悄滑落,那是一份真实的感动!虽然当地方言的山歌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她们身上绽放出的质朴和纯真,她们脸上洋溢出的善良与美丽,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并在那个当下的时空中变成了永恒。
这些白天上班、晚上登台表演的员工,都是丫山本地的女子,因为远离喧嚣,所以身上还保留着谦逊淳朴的品质。两年后重逢,我发现这些女孩子长大了、更美了。问及原因,她们告诉我:是丫山的企业文化让她们成长,是“章源黄埔”使她们不断提升。
“章源黄埔”,是丫山创办的女子学校,每年一期,每期仅20位学员,20天的封闭式学习,外请专家授课,内有高管分享,设有企业文化、礼仪、茶艺、形体、阳光课、尔雅课、导游、瑜伽、餐饮服务,主持、唱歌等一系列课程。
唐先生在万亩竹林的山道上与我们分享时说:“‘章源黄埔’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期,还会持续办下去。我们丫山最大的品牌是什么呢?就是这些女孩子。大家看她们怎么会这么开心?怎么会这么优秀?其实就验证了郭老师所说的,真正领导的智慧,是看你能带什么人?看你能把人带成什么样子?
“如果我们今后能够培养出2000名优秀的大余女子,我敢说,这将会改变大余。因为,这批女孩子一定会成为母亲、奶奶甚至太奶奶,一个女人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她们从内到外的生命品质提升,对我们企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看到她们的成长我很欣慰,这件事非常值得做下去。其实我们做的这件事和北大公益讲座是一致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