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静风轻(上)

(2015-07-12 15:31:36)
标签:

丫山

书院

静风

大余

课室

文:唐岚  深圳010志愿者


近年来,我去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处,我喜欢静静地聆听。即便是在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在人声鼎沸的闹市中,我的心都能敏锐地感受到各个地方特有的节奏,似乎正在诉说不一样的故事。洛杉矶飞速冰冷,花园口奇秀不羁,东京低沉肃穆,香港抑郁嘈杂,台湾温情湿润,深圳强劲躁动,北京磅礴寂寥,桂林闲适娇羞,酒泉苍凉果决……而这一次,2015年的盛夏6月,我再次踏足丫山,深深体会到的却是丰富的安静。


群山环绕的国家AAAA级丫山旅游景区,位于江西大余。整个景区占地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2.6%,已建成的核心景区有3600亩。九成山舍和道源书院两大建筑群隐逸点缀在山的中部,大片的土地已有序规划,等待开发。280多位员工守候着偌大的丫山,陪伴着400多种珍奇植物成长,在春夏秋冬之间为四方游客迎来送往。


人的一生,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听得到自己。身处丫山,人会不知不觉地慢下来,在宁静中,内在自我的窃窃私语,渐渐显得异常清晰;轻移脚步,能感受到衣物与身体之间微细摩擦所产生的空灵般的回响;身体的每个触点仿佛正在张开,不断地向外延伸着。走在森林中,走在竹林里,走在瀑布边,走在栈道上,在不同的地方,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那种令人陶醉而又无以言表的感受。


接待人员告诉我:“在丫山,睡觉最好不要拉上窗帘!”我听话照做,果然了解了她的心意。因为,这里一眼望去每一处都构成景观。窗外绿树葱茏,每扇窗景都犹如嵌入的静态油画般生动,让人舍不得“涂鸦”。这画儿却在白天黑夜的更替中,兀自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美。


夜晚,在沉沉山脉之间,微风轻摇,随着月亮的退隐,天然的气息,让人慢慢进入甜蜜的梦乡;清晨,被高唱低吟的虫鸣鸟叫唤醒,映入眼帘的竟是被包裹在云海之间的青山绿树。


在跟随北大公益讲座走四方的旅途中,2013年的5月,我第一次来到了丫山。那次是受丫山旅游景区的邀请,在大余开了三堂课。


课后,董事长唐向阳先生热情地款待了我们一行,他亲自带我们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道源书院。我们头顶安全帽,跟在唐先生后面,看到他在一片水泥沙地之间健步如飞,站在高处指点江山,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他告诉我们:“这里将来是‘学者楼’,完全的木制结构;这里呢,将来是‘问渠’课室,就是学生向老师讨教、追问真理的地方。这间课室的名字出自于朱熹的名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呢,你们看,为了保护这棵树,我们在施工中,把它包起来,整个建筑结构都不会影响它的生长。难得啊,这些古树可都是老天给丫山的宝贝,动不得的!道源书院要建成千年书院,这就是我的愿望,虽然我可能只能再活50年,但一定要把道源书院留下来,传下去!”


听着唐先生典型的赣南口音娓娓道出的宏愿,在场的志愿者着实被他打动,仿佛随着他的思绪,穿越后千年……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丫山深深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山静风轻(上)

山静风轻(上)

山静风轻(上)

山静风轻(上)

山静风轻(上)

山静风轻(上)


山静风轻(上)

山静风轻(上)

山静风轻(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