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静风轻(下)

标签:
丫山讲师志愿者讲座北大 |
文:唐岚
【今日图片】 丫山上的青少年国学教育
“郭老师一直坚持在做,在不断燃烧自己。两年后的今天,我亲眼看到了,这支蜡烛变粗了,也变得更亮了,而且有永远点不完的感觉,因为有了你们的加入。你们看到的这片竹海,最开始的时候,不过是一两棵竹子,正是有了这一两棵活下来的竹子,才成就了今天的林海。我呢,现在只不过在丫山做,而你们令人敬佩,行走四方,善行天下!”
作为丫山大龙山的后人,唐先生秉承了祖先的美德和智慧,从非常挣钱的矿业,毅然决然转向生态旅游开发,为的就是留下一片灵秀的山水,让更多的游客享受美好山水带给人的喜悦,让有缘人在这山水之间悟道成道。我们不得不惊叹这位丫山掌门人的心胸和格局,他用自己的做到,让我们更加坚信一位真正的企业家,会成为一位教育家,最后成为一位慈善家。
2015年6月16到19日,北大公益讲座第2期讲师培训在丫山圆满完成。四天三晚30个课时,来自全国各地的28位志愿者在培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山水间游历,在大自然中徜徉,在静谧中思考,在探讨中分享……
直到培训结束,大家终于了解了真相:“原来,北大公益讲座的讲师,并不是用教案培训出来的。”而这次看似“无为”的培训,却令各位学长大开眼界,信心倍增。
《论语》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而淡泊;仁者之乐,如同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且安宁。丫山,既有连绵不断的青山绿树,万亩竹林,又有卧龙十八瀑,常年奔腾不息。面对如此壮丽隽秀的大自然,瞬间即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似乎任何语言表达都显得苍白,唯有三缄其口。丫山本已具足的氛围,让人无拘无束,完全放松地彻底融入天与地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丫山的天,丫山的云,丫山的山,丫山的水,丫山的树,丫山的草,丫山的花,丫山的人,本身就是讲师培训的内容,这次借丫山之力,从培训的角度上来讲,内容是全方位的,是多维度的。
虽知要三缄其口,但思绪却波涛汹涌,百转千回,让人不得不说,不吐不快。丫山之行是一趟发现之旅:原来,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追名逐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精神世界的无尽宝藏。
正应了那句话:“北大公益讲座的志愿者,聚在一起是一团火,撒出去是满天星。”自丫山领略到人生美好境界的这些小星星,已经在闪烁:从6月19日到7月12日,在讲师培训结束后的24天中,梓林学长为丫山创作了四首诗词,北京接连开课7场,全国各地共举办了17场分享会,参加培训的学长们,已经写出67篇高质量的分享文章。大家都在践行自己在丫山的承诺,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去做。
北大公益讲座帮助志愿者找回了内在真实的自己,让我们愿意停下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而在这美丽而神奇的丫山,在这丰富的安静中,我们仿佛看到,那个更好的自己正站在丫山之巅,而那岚雾如海的祥云,正在峰谷之间自由地穿行,构成一幅近乎完美的画卷,揭示了从生命到慧命的过程,其实就是道法自然的过程。(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