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后记(中)

标签:
说者图书馆良知常识拜内克 |
文:郭梓林
【今日图片】世界著名图书馆
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真正懂了,为什么我们在北大公益讲座上的说,可以让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感到轻松和愉悦。因为,言说者并没有想说服别人的企图,只是分享自己对生命的体会,每一句话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口是心非和试图伪装。而听的人,也放弃对言说者的防范,放下被别人说服的担心,而是用自己生命中的经验和当下的能量,去体验言说者的真实感受,所以,现场的氛围总是轻松愉悦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尤其重要的是:言说者在课堂上的说,与内观时自己对自己说,是一致的,而当思想在真实的河床上流淌时,那如同行云流水般的言说,是轻盈舒展的,言说者也正是因此而并不觉得累。
哲学家周国平说:"今天我们最缺的不是伟大的理论,而是普通的常识,不是高超的信仰,而是基本的良知。所以,最紧要的事不是制造理论和奢谈信仰,而是恢复常识和良知。一个人若能够坚持常识和良知,只说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不跟着别人胡说八道,也不口是心非,他就可以算是半个智者了,另半个看他有没有天分。"
这与汪丁丁曾经当面对我说的“如果你能用成本来分析社会现象,你就是半个经济学家”,如出一辙。最基本的常识,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说,其实是最有用的。
这些年来,我们延着这样一条言说的路,一直走下来,受众已近10万人次。课程从第一阶最初只有半个小时的言说,到现在第一阶二阶《慧命之旅》可以开讲三天两夜,第三阶《幸福之旅》可以开讲四天三夜。
这期间还留下了一批可以回味的文字。当大家都以为我在付出的时候,哪里知道,这些年我的收获是最大的。舍即是得,真实不虚!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的发展对北京大学公益讲座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当初的QQ和博客,到现在的微信和微博,不仅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互联网的显著特点:“快速试错,极客精神,亲近听众,分享共享,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开放透明,公平公正,娱乐精神,免费享受”,给予我们的启发,也是深远的。
【图片说明】
1、海牙议会图书馆,荷兰
2、耶鲁大学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美国康乃狄克州
3、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奥地利维也纳
4、科英布拉图书馆,葡萄牙
5、科技大学图书馆,罗马尼亚雅西
6、辛辛那提旧公共图书馆,美国俄亥俄州
7、爱荷华周国会法律图书馆,美国爱荷华
8、市立图书馆,德国斯图加特
9、 Oberlausitzische科学图书馆,德国格尔利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