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2015-05-30 14:38:17)
标签:

娱乐

美育

纳什均衡

志愿者

宗教

文:郭梓林  北京001志愿者


《A Beautiful Mind》即《美丽心灵》在香港被翻译为:《有你终身美丽》,获得四项奥斯卡金像奖,这绝非偶然。看完电影之后,观众的脑海里会不断回旋这样一些片断:这对男女主人公,那光彩照人的生活竟惨遭不幸,令人感到婉惜,同时也对彼此最终依靠爱和顽强的精神而走出困境,深表敬意。


两颗美丽的心灵,一个是对丈夫无怨无悔的爱,充满悲悯的关怀和人性美;另一个是面对病魔不屈不挠的抗争,不被心理的痛苦所局限,从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在与艰难困苦的长期斗争中,正是因为这两颗美丽的心灵,经受住了百般折磨,而更加闪耀着动人的精神光芒,人生得到了伟大的升华。


不是数学,不是经济学,不是病理学,也不是心理学,而是人性的美学成就了这部电影。两颗心灵因爱而达到的纳什均衡,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美学家蔡仪对美的定义是:“和谐即美。”而在人类的合作中,均衡即是和谐。


早在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的讲演词(后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以美育代宗教说》中,就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因此,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基于对蔡元培先生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北大公益讲座提出了五项原则:1.纯粹、纯洁、纯净;2.尽善、尽美、尽心;3.无组织、无纪律、无收入;4.非宗教、非政治、非灌输;5.不做广告、不接受媒体釆访、不接受捐款。


纯粹、纯洁、纯净,是志愿者对美的精神追求;而尽善、尽美、尽心,则是在践行过程中,实现这种精神追求的具体落实;无组织、无纪律、无收入,即:没有强制,没有诱惑,绝不墨守成规,没有界限,没有要求,有教无类,“来者不拒,往者不追”;非宗教、非政治、非灌输,我们只是通过精美的课程设计,采用声光电技术,使用音乐、诗歌、朗诵、电影、歌曲等等艺术手段,努力为听众创造性美好的艺术享受环境,达到轻松愉悦,自我熏陶,自我感悟的状态,从而让身心放松,使人在宁静中得到休息,细致地感知内心深处真实的需求,进而找回那个真实的自我。


其实,真善美也是一种纳什均衡。当我们所做的公益,表现出的是真诚的时候,善才容易被接受。否则,做公益往往容易被人理解为“作秀”,甚至当做“伪善”,可以说,失真的善,很难持续;而当我们的善良,还能以一种美形式表现出来,就更加能够容易地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由美而产生的陶醉和愉悦,产生的“暖记忆”,对于生命的成长,是深刻而持续的,因为艺术的熏陶,容易使人的品格变得纯正而高尚。


在我们的课堂中,最受欢迎的不是课程的语言部分,而是穿插于课程中的配乐诗朗诵。《慧命之光》《灵魂的求诉》《灵魂的守望》《回家的路》《一切都会过去》《假若自由明天来临》等一批散文诗,不仅让人在现场受到感动,而且成为一些志愿者的业余功课,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朗诵这些原创作品,的确成为志愿者的一种精神的享受,甚至在各种聚会、沙龙活动中,朗诵这些原创散文诗,已经成为一些志愿者的爱好和交友的重要方式。


北大公益讲座四年多来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美育永远都是满足人性内在发展需求的最佳途径。”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