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2015-05-29 12:03:59)

文:郭梓林  北京001志愿者


2001年,影片《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上映。这是一部基于纳什的同名传记而改编与拍摄的电影。该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金像奖。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幕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教学楼的过道里,纳什与虚幻中的室友查尔斯及其侄女依依惜别。纳什弯下腰亲吻了“不存在”的查尔斯的侄女。他是对的!这一刻他用这一颗真实的心灵,拥抱这个虚幻的世界。


当人们真挚地去爱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实并不必在意它是否真实地存在。当然,这是从精神病患者的幸福指数来考虑问题,正如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如果真的爱这个世界的话,完全没有必要看到理想的实现,才肯相信理想能够实现。


北大公益讲座有四个理念,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例如第一条:“让每一个接受过我们服务的生命:光明·圆融·善。”这是我们的精神追求,我们志愿者自己是不是已经完全做到,不重要,我们能不能够让每一个人做到,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信,如果人人都向光明圆融善靠近一点点儿,我们周边的文化生态就会好一点点儿。而要迈向理想,我们必须回到现实:“用我们的做到,证明我们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


或许,我们永远无从得知精神病患者的世界是什么状态,但是,当我们看到纳什在度过了“三十年的黑暗时光”(其间甚至面临脑切除的可能)之后,又奇迹般地回到真实的世界,我只能相信,在人的心灵深处蕴藏的爱以及对爱的感知,有一种超越常规的力量。既然这种力量,能够把人从虚幻中拯救出来,为什么又不能把人从现实引领到美好的理想中去呢?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坚信,心能转境,决定幸福的是心而不是脑”(第四条理念)。而这里所说的心,就是心灵深处的爱心,亦是佛家说的慈悲心和智慧心。正是这颗心,让我们认识到,成就自己的唯一通路是:甘愿付出,进而享受付出,最后通过帮助他人而成就自己。换一句话说:成就一个幸福的自己,路径就是帮助他人,而甘愿并享受帮助别人,源自于我们的慈悲心和智慧心,这就是北大公益讲座第三条理念和第四条理念的内在逻辑。而电影《美丽的心灵》却以真实的人生故事,为我们演绎了这个逻辑的现实发生。


人类的进步来自两个方面:分工与合作。博弈论让每个接受分工的个体都能真正认识到,合作是所有人的命运所在。而纳什均衡让我们知道:人的命运与其说在人的手中,不如说是在人的心里:有爱,就会有纳什均衡,因为爱到最后,是成就自己;没有爱,就不会有纳什均衡,因为理性总是有限的,忌妒和仇恨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策略,从而打破既有的均衡,哪怕这个均衡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这或许就是《美丽的心灵》这部电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心灵的角度)来讲述现实版“纳什均衡”的故事,得到高度赞赏的原因所在。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