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企业文化的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的工具,也是对外体现团队力量的一个窗口。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关于企业运行的成本问题,它不是表面文章。现在我们还有很多的企业家认为,所谓做企业文化就是做一个表面文章,就是宣传,这是个误区。
第二个特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关于企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根连线。企业家建设企业文化要做两件事:第一个是阐释自己和企业的历史;第二个是设计企业的未来。一方面企业家通过阐释历史来明确对现实的要求和对未来的设计,另一方面企业家为了实现未来而不断地重新阐释历史,并对现实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家在各种场合说话、做报告的时候,总是少不了这样两个话题:首先要讲自己怎么成长起来的,讲一个传奇的故事,他讲自己和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想告诉别人这个过程是困难的也是正确的,辉煌艰辛和辉煌后面的必然;其次他要讲我们的企业将来还要做什么,讲一个伟大的诱人的故事。
所以,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他必须自己去做的一件事情,而且它也会乐于去做。因为一个企业家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不做推销产品的事了,他要做的是推销他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思想的事。
到了这样的阶段,企业家必须体现一种文化的力量,体现一种思想的力量。仅仅靠经济的力量他自己都不满意了。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我出了一套书,叫《思想统治企业》。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到这样一个阶段,过去是用金钱统治,金钱不够了,然后用感情笼络,现在已经或者即将进入新的时代,就是思想统治企业的时代。这就需要企业家在企业当中除了经济力之外,还要有一种人格的魅力,需要企业家的思想力,变成企业内部的文化力。
第三个特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寻找终极关怀和实现自己从立功到立言的重要实践活动。这是内在的,是企业家从内心生发出来的一种强烈的冲动。因为每个企业家和大家一样,都会面临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这就是“人是会死的”。自己这一辈子的价值是什么?在账上有了那么多钱的时候,企业家最容易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自然的生命的死亡。死亡是一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当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就开始爬坡,他就要找到一种超越生命的东西,找到一种人的终极关怀的东西,怎么找到并实现这样一种东西呢?他需要从立功走向立言,这样一个活动与企业家个人的生命价值是紧紧相连的。所以,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追求,有可能成为一部分企业家终身追求的目标。我们展望未来的企业文化,或者企业文化的未来,用逻辑推理可以推导出,在未来的中国社会将会出现一批这样的企业家,他会把建设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他终身追求的目标。他要说话。人没饭吃的时候,那个嘴是用来吃饭的,追求能吃饱,当有饭吃了,解决了温饱问题,他那张嘴就要用来说话。正像有人说的,所谓“和谐社会”:“和”字就是“口”边上有“禾”,每个口都要有饭吃,叫“和”;“谐”字就是“皆”“言”,都要说话,“谐”字就是每个人都想说话,每个人都可以说话,每个人有话可说。你没有什么话可说,让你说话你也说不出来,你得有话可说。就像我们“两会”上很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他要做提案,他不做提案,他就对不起他的身份。企业家在做到一定的规模以后。他有一个诉求,就是要说话,他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要在说话的过程中寻求自己生命的精神价值。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所以,企业家的信念应该如何去建立,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们的市场经济跟人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同的,我们是没有教堂的市场经济,所以我们的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常常会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们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假冒伪劣的商品?各种坏事这么猖獗?因为那些做坏事的人的心里,不会受到神的惩罚。一个人做坏事手不会发抖,晚上不会失眠,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因为他没有精神上的成本。一个社会如果做坏事有成本,做坏事会让人产生恐惧和失眠,这个社会做坏事的人就会减少。这是一个宗教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就不展开说了。
因此,我们的企业家如何在你的“一亩三分地”里面建立起这样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使人做坏事之后,晚上就会失眠,失眠了三个晚上,他就会想,做这样的事划不来,捞这一点钱,做这一点坏事,造成我三个晚上失眠,成本太高,划不来。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嘛,只要一件事的成本太高了,人们就不会去做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的企业家如何去建立这样一种信念呢?一个是教育员工,再一个是教育自己。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他们对挣钱和花钱是有理念的,按照基督的精神,企业家应该很坦然地去挣钱。我们有的企业家挣钱并不坦然,因为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很容易把挣钱视同“为富不仁”。而人家的企业家却认为,你有商业才能,那是上帝赋予你的,在你活着的时候,就应该秉承上帝的旨意,尽其所能获取,而在你死之前,你必须尽其所有付出,人家是有理念的。我们很多人挣钱是没有理念的,挣钱的时候战战兢兢的,认为不光彩;而花钱的时候,要么花天酒地,挥霍无度,要么藏起来,不敢花出去,也不知道怎么花。这是一种文化问题。所以,未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自己去找到一种精神寄托的这样一种文化。这样一种趋势,不是上级要求你的,是你的心,是你自身生存方式的要求,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渴望。未来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来自企业家的内心需要。所以这种文化,企业家必须自己先说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