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看过书的人觉得电影太浅薄,没看过书的人觉得电影看不懂。下面的文字你一定要看:如果你看过书,这些文字将让你更加鄙视电影;如果你只看过电影,这些文字将为你还原一个更加精彩的《达·芬奇密码》。
“开启密码桶”全解密——
十字架
兰登和索菲得到了索尼埃留在名画后面的三棱柱形钥匙,上面随机排列着上百个精致的小洞,“这是一把激光塑模的钥匙,”索菲说,“锁上的电子孔会读取钥匙身上小洞的排列信息。”但钥匙十字形的形状有什么意思吗?他们要去的豪克斯街24号又是哪里?
电影中对这一点语焉不详。他们按照线索到了豪克斯街24号,发现那里是苏黎世储蓄银行。兰登才想起来,这个祥和的等边十字架也正是中立国瑞土的国旗图案。他庆幸自己没跟索菲一样,把那里当作圣殿武士教堂。作为一个符号学家,很容易为事物强加上隐含意义。
正是用这把十字架形钥匙,他们找到了密码桶。
密码桶
密码筒电影中关键“道具”。密码桶达·芬奇为长途运送秘密情报而设计的,它的工作原理跟自行车上的号码锁一样,如果把这些转盘上的字母正确地排成一行,锁就打开了。电影中的密码筒有五个转盘。
秘密写在草质纸张上,跟醋瓶在一起,如果有人强行打开密码器,就会弄破玻璃瓶,瓶里的醋就会迅速溶解草质纸张,销毁秘密。所以,得到秘密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知道一个正确的五位数密码。索尼埃留下的密码桶上面有五个转盘,每个转盘上有26个字母,那可能作为密码的数字就有26的5次方,约有1,200万种。
索菲曾先后试验了“G—R—A—I—L”、“V—I—N—C—I”、“V—O—U—T—E”等几组字母,但密码筒依旧紧锁。
鲍芙默神
电影中,兰登揭开盖子把盒子打开,他没把注意力放到密码盒的标有字母的刻度盘上,而是集中到盒盖下侧的小洞上。他用钢笔尖非常谨慎地移开顶部的玫瑰镶嵌物,露出了下面的文字。“一个蕴含智慧的古词,能揭开这卷轴的秘密——并帮助我们,将失散的家族重新团聚在一起——开启的钥匙是为圣殿骑士所赞美的基石——而埃特巴什码,将会告诉你历史的真实。”
这首采用五步抑扬格的诗歌,说了什么?小说中,兰登分析说,在宗教法庭肆意镇压异教徒期间,教会诬蔑圣殿骑士们都是异教徒,罪名里提到盲目崇拜神像这一项,具体说来,就是教会指责圣殿骑士们秘密举行向石像祈祷的仪式,而这座石像,就是异教神鲍芙默神!
鲍芙默神又是谁?兰登给索菲解释说,告诉她鲍芙默神是异教徒掌管生殖的神,她的头是羊的形状,羊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普遍标志。圣殿骑士们围着它的头部石像,念着祈祷词,以此来表达他们对鲍芙默神的敬意。
密码一: Sofia
希伯来语中,鲍芙默这个词有八个字母,但兰登他们要找的只是五个字母的词呢。这时候,他们的同行者提彬提醒,在正式的希伯来书写体系里,元音字母是不需要写出来的。所以鲍芙默神这个单词,就会失去三个元音,只剩下五个字母:Ba、P、Vo、Me、Th,通过索菲画的替换密码矩阵,这几个字母换成了“S-o-f-y-a。”再通过密码盒中‘一个蕴含智慧的古词’的提示,他们得出了第一密码:古希腊语的‘智慧’这个词,就拼作S-O-F-I-A。
索菲突然非常想念起祖父来,他竟然用她的名字来编制这密码!一切似乎是那么的完美。
教皇?亚历山大?
打开密码盒,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一个密码盒,还有一张羊皮纸。纸上有一首用精美书法写就的四行诗:在伦敦葬了一位教皇为他主持葬礼的骑士/他的行为触怒了上帝,因为违背了他的旨意/你们寻找的圆球/本应在这位骑士的墓里/它道破了玫瑰般肌肤与受孕子宫的秘密。诗清楚地表明:要打开第二个密码盒,就必须去拜访位于这座城市某个地方的骑士坟墓。
骑士是谁?经过一番曲折,兰登认定,牛顿就是这位骑士!小说中,兰登说:“牛顿葬在伦敦,他在科学上的新发现触怒了天主教会。他还是位郇山隐修会的大师。有这些难道还不够,我们还想指望什么?”
但诗中“一位教皇为他主持葬礼”如何解释?牛顿显然不是由天主教皇埋葬的。后来,还是兰登他们理解错误,“Pope”指的不是教皇,而是亚历山大·蒲柏(A.Pope)。“在伦敦葬了一位亚历山大·蒲柏为他主持葬礼的骑士”——指的正是牛顿。
密码二:Apple(苹果)
知道了骑士指的是牛顿,又怎么得到第二个密码盒的密码?小说中有精彩的叙述:在奸诈的提彬胁迫下,兰登被迫将拱心石抛向空中,提彬拯救不及,密码盒中装着醋的玻璃瓶破碎了,醋流了出来。但奇怪的是,刻度盘已不再如方才那样杂乱了。它们组成了一个由五个字母组成的单词:Apple。
如果不是因为电影语焉不详,所有中国的观众都会为这个密码喝彩。牛顿不正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吗?那个本来应该放在牛顿坟墓上的圆球竟然是从天而降,砸在牛顿头上并给他终生事业带来灵感的红艳艳的“苹果”。索尼埃所给的最后提示是再具体不过了!
于是第二个密码盒打开了,最后一个秘密揭开了:圣杯在古老的罗斯林教堂下面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