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当选“国学大师”引争议

(2006-05-17 18:02:34)

鲁迅当选“国学大师”引争议

反对者:鲁迅把国学祖坟都挖了  

支持者:鲁迅有大师的思想

骑墙派:只能算“半个”国学大师  

 

“鲁迅把国学的祖坟都挖出来了,让鲁迅当国学大师,是给鲁迅难看! ”前日刚刚出炉的“十大国学大师”名单一公布,鲁迅的当选就在网上和文化界引起轩然大波。

16日,国学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公布了“十大国学大师”的名单,鲁迅的入选引起了极大争议。支持入选者者认为:“认为判定一个学者是否为大师,不仅在文学上,思想上同样重要,如果一位大师的思想不能感染国人,那么又有什么大师可言呢?”

而反对者认为:“既然是大师,对国学研究一定要深要透,要成为专家,鲁迅没有做到这点。”更有激烈反对者认为:“鲁迅推行白话毁灭文言,也把国学的祖坟都挖出来了,让鲁迅当国学大师,是给鲁迅难看! ”还有的网友进行了“折衷”,认为鲁迅算“半个”国学大师。

 此次评选主办方之一国学网总裁尹小林教授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选的十位著名学者称为“国学大师”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的目的不是评选大师的学术水平,而是通过这项文化性的评选活动,引导更多人来关注。”对于鲁迅的入选,他透露,在网友投票中鲁迅的得票率较高,但在提供推荐名单的21位专家中,只有4位推选了鲁迅,两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吴相洲教授一直关注此次推选,他坦诚,在他自己推荐的10人名单中,没有鲁迅,也没有郭沫若和钱锺书。“鲁迅可以说是文学大师,但他在国学问题上曾倡导少读甚至不读古书,而对西方的一些东西比较推崇。在国学方面,有很多人的造诣和贡献都比鲁迅大。”他称:“对于这一点,鲁迅先生如果是在世,他也会承认的。”

此次活动的另一家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孟宪实表示,他的态度与吴教授有点类似,鲁迅是否可以称作国学大师目前存有争议。鲁迅曾在厦门大学的国学研究所工作过,在“整理国故”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但和他的小说散文创作相比,就没有那么突出。“为了让国人觉醒,他曾经努力贬低传统,对国学也没有推崇。当然,现在看来,这是反帝反专制的一种策略,但他给人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好像这不是国学大师应该有的态度。”

(说明:该文为个人行为)

 

链接——

此次活动由国学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主办,评选共收到120万张选票,从50位候选人投票选出“十大国学大师”,他们是: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钱锺书。

结果揭晓之前的50位大师候选人(以卒年为序):
    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康有为、王国维、辜鸿铭、梁启超、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徵、吕思勉、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一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梁漱溟、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钱锺书。
(其中康有为、辜鸿铭、顾颉刚、王力、牟宗三等人最终落选“十大国学大师”。) 

据介绍,50位候选人的入选标准有三:一是必须是190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间辞世的学人,二是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在学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有专著传世,三是有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对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