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汝明,一个老沉抗人
(2024-07-02 19:40:19)分类: 人文传奇 |
唐汝明,字黼卿,号章甫,绵州东乡四里沉香铺人,剑州学籍。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举人,入籍剑州。道光六年大挑知县,请以应补河工,佐贰侭先借补,分发江苏。
初署南河知县,遇河决口,奉檄振抚,不避艰险,周行泥淖,境内赖以安靖。十一年任安东知县。同年任山阳知县。十二年任砀山知县。十年、十四年、十七年三任宝应知县,十年筑修唐公圩,十四年详请疏浚南溪河,十五年劝捐修补城墙。十一年任管河通判。十三年、十八年两署清河知县。当时清河县四乡中的两乡被淹没,县城倾圮,朝廷割邻邑之清江浦为县治。清江浦地处孔道,公务接待频繁。唐公不事上官,严于讼盗,奸轨屏息,盗不入境。又淳俗劝农,莫有懈怠。前后不及三年,而境内大治。同治修《清河县志再续编》时,对唐公给予了无以复加的褒扬:“数十年来,知清河县事莫如唐汝明”,“后之君子念民风之浇漓,则思汝明之辑奸善俗”。二十年任扬河通判。二十一年署任高邮州通判,二十二年捐修康泽侯庙。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两任萧南同知。二十三年任铜沛河务同知。二十六年任海阜同知,两充江南乡试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以功加知府衔。唐公宦游江苏,二十年与河务交集,积劳成疾,卒于任上。葬沉香铺。生两子,长男唐鄂,字蔼生,剑州籍,嘉庆举人,历任江南桃园、南岸通判、宿桃河务同知,河南候补道。次子唐郁,字象琨,绵州监生,固安三角淀通判、广平同知兼知直隶永年县事。
唐汝明师从绵州叶上林,学业及立身行事,均取法之,是叶门四大才子之一。叶有《赠唐生黼堂汝明》诗赞赏弟子:“绵左人原籍剑州,才华两地擅风流……明年拟上长安道,奉济亭边互唱酬(沉香铺即古奉济驿生宅处)。”唐的作品大多散轶,民国《绵阳县志》收录其《东华观钟序》,道光《唐氏宗谱》收录唐汝明所撰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