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联生活周刊杂志 |
分类: 编辑手记 |
今天写博是为回应读者对周刊提出的意见:
第一,关于周刊的刊物质量问题。
我们是一期都不敢懈怠的。如果不那样认真对待质量,周刊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读者也不可能一如既往地给予我们厚爱。当然,由于杂志出版的周期短,决定了每个记者都不可能保证每期都能写出令读者满意的稿件,杂志总在一个时间段中寻找相对可能的表现力。但我们确实每期都在努力,不断地改进我们的刊物。这种努力与苛刻,周刊记者最有感受,也相信多数读者都能体会到。
第二,以我自己的陋见,一本杂志最重要的作用是给读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杂志,首先是“杂”,其次才是“志”,这个“志”是志向、志气,也是志趣。作为主编,我一直强调,我的第一位工作是把周刊各等不同人的趣味调动起来,使杂志成为尽可能的丰富集合体,使不同趣味读者能读到不同内容,而这当然又建立在我自己对“志”的理解上。这是一个主编作用力的两个方面。我希望这本刊物不以一种简单结论来作判断,尽管做出结论是容易的事,但结论往往是一个角度的结果。站在另一个角度,这结论往往就是井底之蛙的自以为是——其实不是你拥有的叫“思想”,别人拥有的就不叫“思想”。于是我希望周刊记者去考察生态,尽可能表现这种生态的复杂性,有些问题我希望从历史中去寻找现状,我不认为这是消解尖锐性。
另外,我也确实希望周刊记者不是“愤青”,不是“斗士”,应有更多的知识面,更多的趣味性。多读书才能知道自己所知微薄,多读书才能知道自己有太多未知的盲区,多读书才能知道别人的天地也有别人的道理,多读书才能时时惊醒而有敬畏感。也许有读者不满的是我这种观点的结果?那我觉得许多感悟都需要时间。
我们总是太多热闹的主义,这话已经说了多少年了,但大家还是喜欢闹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