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永烈:《新民晚报》为叶永烈、何智丽发表评论

(2007-04-06 15:29:44)
分类: 叶永烈纪实文学

叶永烈:《新民晚报》为叶永烈、何智丽发表评论

 

持健康心态 携手迎奥运

 

    ◆江河海(200746日《新民晚报》)

 

    本报昨天发表了何智丽专访《我不是叶永烈的广告商》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天,本报又发表叶永烈的回应文章。

    本报编者在刊发这两文时,心情是沉重的。为什么沉重?

    何智丽和叶永烈是20年的老朋友。现在何智丽为叶永烈的3篇报道而气愤,而叶永烈也不得不写出回应文章,说明这两个人都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新民晚报和新民周刊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媒体,新民周刊发表叶永烈访问何智丽的连续报道,不为炒作,只是想通过回顾“让球”这段乒乓旧史,提出应该怎样看待金牌,怎样看待奥运精神,怎样正确理解体育运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用意在于形成一个健康、宽广、快乐的心态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同王蒙委员2007312日在全国两会上的迎奥运发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旨是相同的。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大国国民理应具备健康宽广的胸怀啊!

    可是叶永烈关于何智丽的报道,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出乎编者意料的是,网民对何智丽的指责谩骂滚滚而来,严重干扰了何智丽的正常生活,这是让编者深为遗憾痛心的。可见怎样在网络上形成一个健康的迎接奥运的舆论环境同样很重要。

    新民晚报、新民周刊希望通过昨天刊发的何智丽专访和今天刊发的叶永烈文章,能够减轻何智丽身上的巨大压力,希望何智丽、叶永烈这两位有着20年友谊的老朋友能重归于好,希望能在回顾一段违背奥运精神的曲折历史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希望广大网民理解何智丽,理解“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尤其要正确理解体育运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狭隘民族意识是要误大事的啊。

    让我们携起手来,形成全民共识,以健康、宽广、快乐的心态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