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美”的闲话
□ 锦周
今天中午无聊,想起了个古老话题——“美”。
抛开美学领域关于“美”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争论不说,这里只闲话一番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的认知程度和应用程度的问题。确实,每个人都是社会单元个体,这决定了他一定具有“美”的认识观,但是,如果把这种认识观赋予一定的质的内涵,我们会发现人对“美”的认识其实是分如下几种情形的:
一是普遍的人们对“美”的认识。他们对“美”的认识一般建立在经验性基础之上——是生活赋予了他们对
“美”的一定认知水平,但是都没有经过某一方面“美”的训练,例如,他们可以识得色彩,但是区分不了色彩之间微妙的关系,他们可以建立一种实体,但是无法建构出充满和谐悦目的一种实体,一种环境,更无法建构建立在和谐的比例关系、结构关系和色彩关系的实体和环境。
二是经过了“美”的训练的一些人,他们掌握了一些塑造美的手段,但是,仅仅停留在掌握技巧层面上,还欠缺一定的理论素养,例如欠缺哲学的美学的和其它学说的理论素养,也就是说,他们只能称作匠人,成为不了艺术家,因为他们可以为一种实体或一个环境的塑造,确立好比例关系、结构关系和色彩关系,但是,很难使其体现一种无形而感人的精神美,和给其赋予一定深邃的内涵。
三是另一部分人,他们不仅掌握了纯熟而丰富的塑造美的手段,而且,博览群书,熟读哲学、美学及其它方面的书籍,且人生经历丰富,阅尽苍山大海色,通览天下事,毫无疑问,他们所达到的对“美”的较高的认知深度,所所创造的优美的实体和环境,也是其他人无法企及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