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天往事

(2005-11-16 20:38:20)
分类: 散文
秋天往事
汉字999
  
  十多年前,一个秋天饱满而清澈。
  那不是故乡的秋天,尽管登上列车时的兰州也是阳光一片,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掷着三角板踢着足球长大,听着崔健擦过天幕的苍凉的“一无所有”混身于西北汉子堆堆里的我,经历过的这样的秋天还少嘛?这是撑在心灵中的一个秋天,从这次出差地“唐山滦南县”几个字被通知者脱口而出,到将心贴在东去列车窗口前的那些时刻,自己便时刻望着心目中的华北秋天,和平原阳光下盛得流金的滚滚麦浪。这是电影“地道战”牵的线,使在西北风中长大的我和华北平原结下了这份割不断的情缘。
  漫长的旅途,铺在甘、陕、河南河北一千八百多公里的铁道线上,走过三秦大地的古韵,看过中原四乡的春秋战国诸子之争的往事,贴在列车窗口前的心,还是被大平原的麦香熏得沉甸甸。
  第三天中午11时许,火车抵达了北京站,和同事顾不得多看几眼火车站外的北京,赶忙钻进售票处乱混混的人堆里,购买了去唐山的车票。又经过5个小时的颠簸,等到火车吐下最后一口气趴在唐山站前,我和同事走下火车那几步悬梯,美好的平原情结就躲到了一边,而故乡兰州则成为记忆边缘上的一个影子,陌生的唐山话,陌生的人和陌生的建筑物,挤走了脑海里所有的熟悉之物,使心落魄成一个空穴,于是,顺着唐山火车站出站口的人流一边向外走,一边安慰、调整潜意识里的那点紊乱那丝不安,每次踏上异地都是如此,再美好的陌生,也会让人去努力适应。才和同事一身疲惫地走出车站,那微妙的心绪也还没走远,一种更紧迫的声音便来搅扰,那是半个多月来通过电话让全科人员再熟悉不过的一口浓厚的滦南口音,急迫而斩钉截铁,说那份协议因为自然原因部分难以履行。这原是一份利润不菲的大合同,但滦南供货方在协议中也说过,如果火车车皮问题使货物难以运到兰州他们不负责。于是,我和同事按着滦南口音的要求,必须今晚赶到滦南县和他协商解决,否则明天他要去上海出差,十天半月回不来,那时合同期早过了。
  火车站的广场上,人流像滚沸的浪。瞅准前方浮现出的一张当地模样的脸,赶忙迎上前问长途汽车站在那里,那中年男子抬手指向广场东北角说那不是吗!举目眺望,果不其然,一条笔直伸向车站广场的马路东侧,一个高大的牌楼戳在几幢三四层高的楼南侧,牌楼翘檐上的黄色琉璃瓦招眼的亮,更招眼的是翘檐下黑色匾额上的镏金大字,“唐山长途汽车站”,成了消解紧张情绪的几粒宽心丸。不说18点前找不到长途车站怕耽误了去滦南县,因为车站一般18点以后就不再售票了,单说旅途在外的人也怕满世界找一个地方,累人累心啊。
  心稳下来,向那人道声感谢。就近在车站候车厅内的一家餐厅吃过饭,再来到车站广场。刚才出站接站的人早已烟消云散,广场成了一张空阔的水泥板,向汽车站望去,裹满了夕阳的流金,亮得让人心动,四处汽车行人稀少,几乎看不见的士,那时出租车非常少,只在汽车站附近停着许多用农用車改装的后三轮客运车,后车槽被铁皮篷成个方盒子,外面喷着红油漆蓝油漆,车主人们看来闲暇多时,三人一伙,五人一群,在夕阳光下聊天。
  此时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位于华北平原的唐山市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都没有太多的摩天大楼,也没有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几个大城市穿梭如织的出租车和外出办事和打工的人流。
  广场,不一会儿变成了和自己不相干的空间,我们的面前已经是青砖砌起的汽车候车厅,是纷纷站起身望着我和同事的那些后三轮车的车主人们,还有人身上散发的汗味。那些车主们望着我俩,不言语也不上来兜揽生意,齐刷刷的眼睛像雷达,那感觉真是奇怪,默默地追踪着我们走进候车大厅,宽阔的大厅里只坐着寥寥几个旅客,两位穿制服的女工作人员躬着身打扫卫生,走到售票窗口买票,里面一位女售票员说已停止售票,便悻悻退到旁边一处空阔地,商量坐个体运营的车。
  那时,客运车主和旅店主欺诈旅客的事情屡屡发生,我们因为经常出差,难免领教过几次,所以,出门一般不和他们打交道。可眼下滦南的事急嘛。走出车站,车主们见我们向他们那里看,就忽喇喇地拥上来,陌生的唐山话,陌生的人群将我们围在中间,只听 “坐我们的车吧!” “坐我们的车吧!”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也不敢懈怠,在这些晃动着的微笑的脸中间,作着“慎重”的选择。
  在人群后面,一位看似憨厚老实的高个子中年汉子一付欲言又止的神态吸引了我们,我和同伴说就是他了,就径直向那人走去,并不理会身前身后拉胳臂拽衣袖的男人和女人的手,问他去滦南县城多少钱?他伸出五根柱子般的手说50元。我们笑说国营票价才15元哪,20元还差不多!他说我这可是专车啊!逗得我们又笑了,一个破三轮算什么专车啊,既不安全又不舒适, 给20元算便宜你了。车主紧着摇头说不行不行。
  见僵持不下,我们说不行就找别人,并做出要走的样子,车主见状赶忙说这么着吧,算35元,怎么样?我们没有再还价就点头认可了。可以心里还是有疑虑,生怕他节外生枝,半途生变,就尽可能用他能听得动的普通话反复说这可是全程价啊,除此之外,多一分钱也不多付。车主像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笑眯眯地满口答应,并领着我们向他的车走去。
  这是辆后三轮柴油车,车头像单人摩托车,后车槽用铁皮焊成了方形车箱,远远地看,才涂的淡绿色漆泛着亮光。驾驶座上,一位皮肤黝黑的红衣女人拢着胳臂压在摩托车把上,扭过头冲着我们笑,嘴里的牙齿白得像塞了块月牙形的白瓷。中年男人将后车箱门打开,车厢两侧各安着一条长椅,我们两人上了车,在椅子最前端面对面坐下,男车主也跟上来坐在同事身旁。
  车开始往前走,像艘颠簸的小船,将困意缠身的我颠得昏昏沉沉,不知不觉地睡去。不知过了多久,梦中感到颠簸平息了下来,睁开眼睛,见车已经停稳,从小车窗往外看,几棵老槐树满身染着夕阳金色,来路两侧是无尽的田野,扭头看前方是两排高大的砖瓦房,看来县城到了。抖擞一下精神,准备掏钱付给车主。 55元!冷不丁听到一声硬硬硬的声音摔过来。
  什么?我困惑地抬起头,看见车主已和前面判若两人,脸黑的像块铁,两只眼睛冷冷地盯着我说35元是来路的价,20元是空车返程费。这种欺诈,是对道德和公平交易的欺辱,它像条鞭子捋在我俩身上,我尽量抑制着这种痛和愤怒,一字一顿地说,不是已经讲好全程价是35元了吗?不是说过多一分钱也不行吗?现在变着法子加钱毫无道理嘛!车主闻听后却凶神恶煞般地咆哮起来。我感到热血一下子涌上头顶,脑袋“嗡”一声,同事这时已经猛然站起来,指着车主的鼻尖,厉声地说:你这是欺诈!他没有料到如此激烈的回应,竟乱了手脚,嘴张着,眼睛望着我,不知说什么好。
  这时,后车门被人打开,长方形的门框外,现出光照的土地,可是面无表情的女人马上驱散了温暖,像一股冬天的寒风堵在面前,她看也不看车主冷冷地说:你不要说咧,车是我开的,谈价也得由我来。然后冲着我们说如果觉得不合理,就按里程算,每里七角,一共100里。同事忿忿地说变卦算什么?我们只认35元,多一分钱都别想拿走。
  不给钱就将你们拉回原处,女人虎着脸还是冷冷的腔调。车主似得了信号,“噌”地从座位上蹿起,一下子跳出车门,反手抓住车门想迅速将它关上。想将我们锁在车里?没门!我看到脚下有根撬杠,拿起来别住车门,然后我和同事两人也跳出了车。
  在陌生的平原上,一路沉默不语的女人,突然爆发出连珠炮般的尖利的嘶喊声。许久。我拖着长途的风尘和疲惫,站在一个矮坡上,看着前面低处的女人,看着远处向这里不断聚拢来的人流——真像激粼粼流来的水呵,看着远处的平原麦浪和夕阳照亮的天空,一切都像飘拂在生命之外的与己无关的光影。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同事似乎也在眼前消失了,其实他可能就在身边,愤怒已使意识无暇顾及其他。而且,相信同事和我怀着同样的心境,不知拿这个女人怎么办,只是期待有警察现身。
  正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个不高,精瘦矍铄,一身淡蓝色劳动布服浆洗得干净挺括。老人的出现,使四周立刻寂静了下来,老人一定是让他们尊敬的人。他走到我面前,寻问事情原委,我讲述了整个经过。他的脸上渐渐现出愠色,扭身向女人走去,听不清说些什么,却见女人狠狠地做着撩摔的手势。
  老人终于忍耐不住,抬高了嗓门,又急又快的唐山土话虽然听不懂,但知道是在斥责女人。女人也不甘示弱地吵闹的更厉害。老人站在那里忍耐了一会儿,忽然,两个手臂猛然抬起,在半空像摁东西一样往下用力地按了按,这次,地道的唐山方言威严而清晰:不要吵咧!不行去派出所解决。周围的人群爆发出一片喊好声。
  不知怕引起更大的公愤还是害怕去派出所,女人的声音“嘎”然而止,显出一付慌张像,不知所措地开始向后退缩,还频频向两边的人群张望。这时,早已销声匿迹的车主,从人群里漂出来,像从繁茂的水草处现身于空阔的水面中央,和好地笑着说去派出所太麻烦咧,我们还要赶路呢,35元就35元吧。
  我懒得多说,也不愿和那对男女接触,就掏出钱,央求老人将钱转交给他们。女人远远看见是张大额人民币,说找不开。老人就到一位卖冰棍的女孩处换成一把角票和一元两元的票,然后说眼力不济,大家跟着我一块数啊!好咧!人群发出一片应和声。
  于是,老人将攥着钱的双手高高举起,人们纷纷向他聚拢,老人眯着双眼,神情专注地盯着钱,众人扬着脸凝视着他举起的手,老人搓一张钱 ,嘴里念一声数,人们跟着应合一声。
  我的心早已弛缓了下来,四周的景象又重新清晰地回到心的世界,华北平原的夕阳恢复了亲切,圆圆的挂在前方金色的天幕上,辽阔的天空和滚滚的麦浪被灿烂的光照得金光流溢。老人的双手高高举着,四周的人们簇拥着他,凝视着那双苍劲的手,太阳光从西面向他们倾泻而来,使他们的四周仿佛镶上了光闪闪的金边。我突然想起雕塑,想起米开朗基罗手下创造的一组组恢宏瑰丽的雕塑群。眼前,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