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挫的人生与戏剧(七)

(2009-05-06 22:31:48)
标签:

戏剧

生产性

罪恶

弱势群体

战争

文化

我很讨厌看与战争相关的影视剧,那么虚假,即使从常识上,我也无法同意,我们往往把一方定义成正义的,另一方定义成坏人,他们相互不把对方当活生生的人看,彼此谋杀,那种你死我活、自恃正确的劲头令我讨厌,若有一部战争戏是由台湾人与大陆人合写,我倒想看看两方面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人,他们如何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写对方——他们也许会写的很感人。

不过当愚蠢与邪恶有时候也能感人的人时候,我就认为“很感人”这件事值得怀疑——战争,尽管几乎所有人视之理所当然,但我仍觉得那很恶心,那些冲在最前面的士兵无一不是弱势群体,他们为何要彼此消灭呢?为何没人在戏中叫一声,“别打了,不就是为了一口饭嘛,人都死了,就是有饭吃还有什么意义,能否商量一下,大家回家从事生产呢?”

但这句大白话我在所有战争戏中始终没有看到,(也许有些人愿意当兵打仗就是为了逃避从事生产,当然啦,这些人被统一说成是被迫)——这么一个简单现实的声音难道是傻话吗?人们不会想事情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吧?

我以为,那些弱势群体一定是想过的,他们最终的决策是,参加军队,杀死对方,令自己活下去——至于有人命令无人命令,有人组织无人组织,结果都是一样的,总有些人不爱从事生产性工作,而喜欢掠夺性的工作,总有人即使自己冒死也令对方处于同一境地,总有人因意见不合而动手,总体上讲,他们都在为利益而动手杀人——这是罪恶,当然这被归纳成群体的罪恶,以使罪恶虚无化,但能减弱每一个参与者的责任吗?

以此相关的影片还包括武侠,若是人们可因行凶成功而受人尊敬,那么我们还谈什么正义道德,我们就谈杀人技术就得了——问题是,打人杀人并不是一个生产性的行业,至多可算做是一种竞技,可惜这里的失败者完全没有机会再次站起来重新投入比赛,那么多人那么喜爱看上面那一类影片令我叹息,人们对你死我活这种极端情绪为何那么偏好?特别是,这类影片表现的永远是消费,而不是生产。

对此的解释是,人类在进化中,可能积累一些与战争相关的基因,人们听到枪炮声,或看到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互搏,便能产生快感,而这快乐形成了一种娱乐市场,这也是古罗马斗技场可坚持几十年天天营业的原因——仇恨与嗜血,发泄与震撼,构成了某种颇具凝聚力的大众心理,而美化它非常容易,随便一个可以被大众的理解的理由就够了,比如杀父之仇,饥饿,天灾人祸,只要那理由能够形成一种对于反面人物或势力的恨就行,正是因这种心理支持,才使这一类影视剧得以轮番上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