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改变吗?不改也可以吧。
懒就懒吧,混就混吧,有那么不适吗?没有吧,还可以吧。
我痛苦吗?不至于吧。
是不是太自满自足了?有点吧,可这么有什么不好?
这便是我当时的状态,一句话,我根本就弄不清自己需要什么,前无目标,后无动力,我每天问自己,在我所有的欲念中,哪一个是我最想满足的?这问题问得我焦头烂额,因为想把那一个最重要的欲念分辨出来简直太难了:食欲?性欲?占有欲?表现欲?控制欲?
长叹!
我懂得我是一个没主意的人,我懂得,我陷入了一种状态,全因为我没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多年以后,我看佛法中有一条理直气壮的见解,叫做正见即无见,不禁偷着乐了起来,靠,有的人就是自信,我没主意的时候是有一点不安的,而抱有成佛信念的人即使对某种事物完全没有见解,也能觉得很坦然,这叫我觉得有时学佛的人在有些时候是很虚妄的,他们明明只了解很少的事情,却把所了解的东西外推至所有事物,很强调那不可说的趣味,玩的是无声胜有声啊——不幸的是,我那时没学佛,一无自信,所以无论自己处于何种状态,都对自己有一种隐隐的困惑及怀疑——自我真是一团乱麻啊。
我依靠回忆来分析自己,目的是找到一个自己真正的偏好,我明白,只有偏好才能导致目标、行动及热情——有一天,灵光一闪,我找到了一个欲望,它在我的人生里若隐若现,却持续着,每每对我的人生发生曲折的影响,那就是好奇心——好了,我长出一口气,认为终于了解了自己的本质,我就是一个好奇的人!
我抒一口气,好啦,我终于有目标啦!我可以为满足我的好奇心而生活了——人生中,只要定下一点来,我认为别的简直易如反掌!好吧,现在这一点有了,我甚至都能制订下我的生活原则了,包括一些最细的原则,比如各种吃的,尝尝就得了,各种知识,看看就好了,各种人,见识一下便算完事大吉,我可做一个生活的浏览者,什么事都想去了解了解,什么也都想去尝试尝试,但并不一定非要精通或成功,宁当“万事通”,也不当“一门灵”,呵呵,这便是我的生活之路,以我现在的见识,这是最有效率的生活,根据经验,我在从事任何一件事时,一开始,是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但当事情进展一半时,就变成十分辛劳一分收获了,再往后,到了事情进展到八成以后,简直就是百分辛劳才能换回一分收获,而且得凭一点运气,呵呵,我把每件事情进展到五成就行了!谁让我的生命是有限的?好钢要使在刀刃儿上啊。
而且,至目前为止,每当我试图离开这个方向,便好像有一种力量把我拉住,让我走回来,而且,我发现,乐趣也在这里,我知道这个知道那个,世界对我总是新鲜的、广大的,知道的东西越多,想知道的就更多,我总是有兴趣接着过,我一点也不知这生活对不对,好不好,但我知道它比较适合我,其实我还想发现一种更为适合我的生活,但我没能发现,只好先这样了。
懂了自己懒惰之后,便开始想如何办,把它进展到百分五十就行了,再懒下去就太费劲了,而且收获小,得出一个小结论:这种生活完全可以死后再过,现在我活着,应该趁着活着扑腾扑腾,多了解一点别的事情,新开始一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