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耳的海豚音》

(2006-06-03 17:25:07)

《阿耳的海豚音》是一本新书,作者的笔名叫佐耳,原名就不说了,这位作者以前与我认识,属于一群人在酒吧随便说上几句话的那样一种朋友,书送到我手里,我发现上面已有作家苏童、周国平与黄集伟写的书评,不知为什么还要凑上我,因为写剧本精神紧张,看到什么东西都烦,所以一直就没有看,现在把书拿到手边,花了两个晚上,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我要说,这本书写得算是有点意思。

书中的主人公是个生于七九年的刚刚工作不久的女孩,叫阿耳,她有一名表姐叫小新,两个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林小弛,林小弛爱的是主人公阿耳,本书便是两人为了抢夺林小弛而相互伤害的故事,在相互伤害的过程中,主人公认识到自己人性中邪恶的一面,这是一种比较偏执的爱情故事,它的原因嘛,通观全书,我觉得好像是主人公严重缺乏安全感。

在我看,这本书介于文学书与时尚小说之间,它的文学性表现在真诚方面,它没有美化主人公,当然,书中人物几乎没有一个被美化过,他们就像一些物体那样存在着,所有的优点与缺点都是一目了然的,作者也对她遇到的生活作了思考,只不过那是一种时尚性的思考,我的意思是说,它有点俗,但也比较有趣,相当的生动,它写出了挣扎在生存层面的一些人物的困境与迷惑,在那里,似乎什么都是争来的抢来的,从工作到爱情,所以人们从头至尾地争抢不休:主人公为了从报社的记者升到编辑,不顾恶心,与报社的主编睡觉,她的表姐小新也同样干,主人公非常惧怕失业,失业以后,她非常绝望,这是典型的消费一代的特征,他们没有储蓄,不管是关于工作技能还是关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两者都不储蓄,一切让位于欲望,她们被欲望折磨得精疲力竭,人际关系也是忽敌忽友,全凭运气,就连爱情也是他们消费欲望一种方式,她们的不幸在于无法如实看待自己,她们经常地为了再去抢夺她们没有的,而失去她们已有的,当然,她们会翻回身再去抢,这使得她们的生活似乎总是在疲于奔命,令人既同情又不能同意。

这是我看到的最焦虑的几部小说之一,主人公在市俗道德里几乎是个坏人,她缺乏平衡感,缺乏一种更深刻的自我意识,所以总是搞不好与别人的关系,一句话,她没什么真正的主意,经常性地很不高兴,这种对于负面情绪的直接展示令人看后有如一团乱麻堵在心头,极不舒适,反倒是小说中以白描的手法,写出好几组白领的日常生活非常吸引我,我认为原因是主人公的表现欲压倒了一切,所以连林小弛这一重要形象都有点模糊不清,“我”与“表姐”似乎是一个人的两个自我,这一戏剧性的设置初看起来有点意思,看到后来便令人觉得有点厌倦,也许是两个形象过于重复了吧。

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不管怎么说,从真实感人这一角度讲,我认为比很多流行小说都要更胜一筹,从好笑的角度讲,也算过得去,主人公的兴趣永远在感情方面徘徊不去,而不能诉诸环境或人物关系或历史,与感情无关的事,作者熟视无睹,(这是青年作家的通病,他们只是想通过小说抒发情欲,而不去认真观察了解所要刻画的对象),不过这个明显的缺点却正与小说中的人物误打误撞地相配,通观全篇,我认为,作者也算是拥有了一种有点个人风格的语言,前天我去三联书店闲逛,还看到地下一层有卖这本书的,摆在很多平铺在一起的国产小说中间。

这本书以后,我打算不再干此类受人之托的工作了,它叫我阅读时紧张,生怕漏掉一行,写书评时也紧张,怕说出伤害作者的话来,不如自己看到一本新书,有感而发,随手写上一篇,那样对双方都好。

另外,很多作者给我传来书稿,希望我读一读,给予鼓励,在此,我一并声明,我不是一个编辑,并不以看稿为业,即使这位作者十分出色,我也不是那种四处举荐型的人,而且从诚实的角度讲,我也不想说谎,以我的文学趣味,看到现在尚无一例可令我觉得有稍价值的,太多的书稿扫上几页便知是胡写,让我去鼓励,我办不到——我认为写作是一项私人爱好,它是一种说话,想听的人早晚会听到,我相信在作者找寻读者的同时,读者也在找寻作家,这是一种比较自然的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说话前大声叫嚷,或拉着别人听,在我眼里都是一种生硬而不礼貌的行为,与我的趣味不符,我自己也不爱作宣传,听天由命才是我的主张——我一听到有人说创作一个作品就像是自己生了个孩子这样的套话就感到恶心,在我眼里,这样的创作者是这样的父母,他们生下孩子,不是悉心照料,好好培养,而是打扮起来抱出去到处给别人看,还要尽量多地从别人那里听到夸孩子的话,真不知道他们这么干是因为对自己期望值高还是对孩子期望值高,这完全是虚伪与无耻,明明是在推销商品,嘴里却说着另一套试图打动别人、抬高自己劳动价值的混话,真是令人讨厌,这与贩卖自制鞋刷有何差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那些狗采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