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是与赵宝刚讨论剧本与写剧本,眼看着赵宝刚一点一滴地为此剧付出努力,起初,他试图以他的思路改变这部戏,但只用了几天讨论,他便意识到,这不是一部他已驾轻就熟的类型片,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流戏,此刻,他开始从这部戏出发,以他擅长的电视剧技术来修改这部戏,以便使此剧更加为观众所接受,真是一人精儿-------呵呵,我等着他为这部戏做出更大的贡献,反而我已做完我的工作,剩下的就是按他的想法把这部戏整理一遍。
此剧暂名为《奋斗》,写的是一群从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并在其中找到自己位置的过程,它的主题便是寻找自我,里面主要人物有十来个,等别强调是父辈对于下一代人的影响,当然,那代表传统,剧中故事都用来回答一个问题,对于每个人,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当然,人们的答案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是不一样的。它没有什么强烈的戏剧性,没有什么极端时刻,逼得人做出生死或是道德上的选择,但它浓缩了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时刻,在这些时刻里,剧中人显得非常生动。
现在是第一遍修改,目的是使人物及故事合理化,符合生活逻辑,天天就在修改与讨论部戏,基本没什么时间干别的,不过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说戏的过程,会讲出很多人自己的经历,以及朋友们的经历,还有一些看过的电影,像是在酒桌上闲谈,只是更为认真。
再次接到凤凰卫视台鲁豫有约栏目的电话,要我去拍访谈,我问他们有没有出场费,他们说没有,还要我自备青少年时代的照片等等,我拒绝了,太麻烦,而且,我认为,像这种向社会推介自己的机会,应该留给那些更需要这么做的人,我若不是去挣钱,或是在那里遇到熟朋友瞎聊一气,那么用不着跑一趟,挺傻的。
接受时尚杂志主编殷智贤的采访,谈爱情,呵呵,总是让我谈爱情,这话题我已说得太多了,我认为,人类有一种策略,那就是无条件的热爱我们自身以外客体世界,这策略在人类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通过文化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人性,那就是感情,这感情有很多元素,但主旋律便是爱情,它的变奏是诸如恨、嫉妒之类的情感,它的可察觉到的效果便是快乐痛苦忧伤等等,爱一个人的意思,就是我们从这个大千世界选出一个能与我们互动的具体客体来爱,不然我们的感情便太过分散,我们在爱一个人的同时敢不爱空气吗?没有空气我们立刻就死亡,那么阳光呢?那么这个人的文化背景呢?这个的父母兄弟呢?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无法分开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干脆就爱一个人,试图与他建立起一种牢固的关系,当然,我们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我们不愿放弃-------我们惧怕冷漠的生活,一般来讲,除了修行者,人们也无办法找到可真实的观察情感的道路,或是真正做到可以自我控制,所以,那还不如让自己陷入感情的洪流之中,让自己随波逐流算了,因为爱的情感可使我们暂时地摆脱平凡,用全新目光打量这个世界,一句话,只要我们开始爱,我们就会处于更为积极与自由的状态,我们会盼望与想念,我们会紧张,也会从中得到快乐-------也许我们会失败,受到伤害,但我们不会停止付出爱和得到爱的希望,我们会总结经验,争取下一次成功-------其实我们不仅有能力爱自己对别人的幻想,我们还有能力去爱一个真实的人,因这样一来,对我们更有利。当然,我们也会用另一种策略生活,那就是没有爱的生活,或是用恨的策略生活,但我认为从常识的角度讲,那会导致不太好的状态,也就是更为消极的状态,这一点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