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家的趣味与宗教的趣味

(2006-02-04 23:08:50)

剧组仍无通知,看着打好的包儿,我觉得有种被搁在站台上的感觉,春节快过完了。

读去年临走前未读完的书,《QED:光和物质的奇异性》,这本书只剩了二十页,被翻开着倒扣在床下,我捡起来,一口气读完,作者为美国诺奖获得者费曼,他是一位极具创意的科学家(在物理、数学方面),他的生活方式比较令类,喜欢旅行,会打非洲鼓,喜欢女人,会画画,曾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的各种赌具前亲自计算过赢钱的机率,还曾破解过玛雅人的文字,用现代思维,还原玛雅人对宇宙的解理,我曾看过他的传记,里面记录的生活方式十分自由轻率,也正是这位费曼,曾在美国担任过很多社会性工作,不仅参与调查过美国航天失事原因,还为很多大学讲述科学研究历程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本书便是其中的几次讲座汇编而成,它是用通俗的办法,向大学生讲叙费曼发明的理论《量子电动力学》,而这个系列讲座的来历也别有意味,它被称为“阿丽克斯·毛特纳纪念讲座”,为纪念列那德·毛特纳的妻子阿丽克斯而设立的,列那德是费曼童年时的朋友,他的妻子的专业是英国文学,却对科学十分感兴趣,在她生前,朋友聚会时,总是请求费曼想办法通俗地讲解“小粒子”,使像她这样的非物理学家能够理解世界在物理学家眼里是一种什么样子,很显然,列那德·毛特纳是一位大款,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在妻子去世后,设立基金会,专门请顶尖科学家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把自己对于生活的兴趣推及他人,这行为平实而有创意,叫人想到当大款还有这种人性化十足的当法,当然,这也是一种生活品味,我认为比起时尚杂志里的谈到的品味要显得高明,它的意味是,把知识以尽量少的代价送到需要它的人手中,其中暗含的理想是,知识属于全人类,尽管在世界上有些地区,这种无法立即转变成物质财富的公共知识是无用的,它只是用于满足人类目前的好奇心,中国人目前还处于只关心对自己有好处的知识阶段,比如各种宗教、各种修生养性的功夫,或是健身术,修心法、催眠术之类,但我相信,假以时日,早晚人们会对科学知识感到兴趣,因其中同样暗含着人类的梦想与未来之路。

此书介绍了人类如何认识原子夸克级的物质现象,从一个简单的光反射实验讲起,使人们可从那种被称为“光是沿直线前进的”司空见惯的谬误中认识到物质世界的奇妙,以及人类是如何利用数学来描述那种物质现象,我本个对费曼的讲座评价极高,他具备顶级科学家的优秀素质-----即可把复杂的情况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而且回不避要点,他的讲座就像佛法中的一个法门,而他的法门不是通向解脱,而是通向物质世界所展现出的现象,具体内容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摘录几段讲座中他的话吧。

“我的任务是什么-----我的任务是要你们相信,不要由于你们不能理解就走开。你们该知道,我的物理系的研究生也不理解,而我本人也不理解它,没人理解它。”

“在我描述自然界如何工作时,你们不懂得自然界为什么这样工作。但是你们要知道,没人懂得这一点。我不能理解自然界为什么以这样奇特的方式行事。”

“物理学家学会了正确对待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学会了承认,对于一个理论,他们喜欢与否无关宏旨,重要的是这个理论所给的预言能否与实验符合。一个理论在哲学上令人喜爱,或是否容易理解,或是否能从常识的观点看来是否符合逻辑,所有这些全无所谓。从常识的观看,量子电动力学描述自然的理论是荒唐的,但它与实验非常符合,所以我希望你们按自然本来的面目接受自然界,它本来就是荒唐的,就接受它是荒唐的。”

“哲学家曾说过,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不能永远产生同样的结果,要做预言是不可能的,科学也就垮了---这里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我们不能预言,一个给定的光子将到达A还是B,我们所能做的全部预言,就是在100个落在玻璃上的光子中平均将有4个被玻璃的前表面反射回去。这是不是意味着物理学,一门精确的学科,已经退化到只能计算事件的机率,而不是精确地预言究竟将要发生什么的地步了呢?是的!这是一个退却!但事情本身就是这样的:自然界允许我们计算的只是机率,不过科学没有就此垮台。”

 

放下这本书,我看另一本散文集《懒人闲想录》,作者为英国作家杰罗姆,此人生于1859年,三十岁因一本《三人同舟》一举成名,然后办一月刊《懒人》杂志,写出大量幽默散文,其中的一些被收入此书中。杰罗姆的文风活泼夸张,是一种一百年前的时尚文风,当然全是英国味儿,但还是令人读来发笑, 我一读就是五十页。

 

然后读另一本书《神学的灵泉----基督教神秘主义传统的起源》,作者为英国的安德鲁·洛思,读这本书时要熟悉一些与此相关的背景材料,不过,把它本身当作认识基督教的背景材料也无不可,它谈到一些基督教中的人物与流派,当然不是大众所说的那一个基督教,而是另一种“密基督”,这是我起的名字,因为从古至今,通过宗教,人们曾获得过很多关于生命的神秘体验,有些是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有些则不能,这些体验使人类对于生命产生很多联想,了解它们纯粹是出于好奇,因我本人因某些原因也产生过几次神秘体验,所以看一看。列出书中提到的一些人物:柏拉图、菲洛、普罗提诺、奥立金、尼西亚正统派(阿塔纳修斯、尼萨的格里高利)、隐修主义(本都的伊瓦格利乌斯、麦卡里讲章集、弗悌斯的狄亚多库)、奥古斯丁、亚略巴古提的狄奥尼修斯、教父时斯的神秘主义与圣·十字约翰等等,若是对神秘学有兴趣,那么这些名字与流派不用我介绍,大家也会很熟悉,而对于没有听说过的人,却不是一句两句可讲清的。

 

在去年后半年,我与朋友老牛(他现在已成为一名坚定的佛教徒)进行过一场有关宗教与科学的私人争论,结果是谁也没有说服谁,不过结果很好,他悄悄买了几本科普书回家,似乎准备把阅读范围扩大到科学领域,我则看了一堆宗教书,(读完的约有五十本左右),还乱练了一些宗教功夫,虽花掉大量时间,但也了解了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我认为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阶段性的结论,老牛却认为他找到了终极解释(他持空性见),我认为从某一点看,我们都错了,但从另一角度看,我们又都是对的,因为喜欢什么,全是我们各自性格与人生经验的产物。

因改剧本,网球不得不停一至两个月,但我会保持身体状态,若是连跑步也停掉,那么再重新开始运动又得花上三倍的努力,一会儿出去跑步,然后回来继续阅读,若是想挣钱,那么以后冬夜读闲书的机会恐怕是不多了罢,多看一页是一页。

   看了这几日的评论,前面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想送我礼物的朋友多谢了,你的心我领了,表扬我用功的朋友我在这里也谢了,花时间写博客是在与大家分享生活,我认为这是身为作家的责任,不向读者隐瞒任何事,是我对于作家这一职业的信念,我是一个什么人,我为什么会这样,我的文字自会表明,即使作为一个失败的人类标本,我想,别人也会引以为鉴,从我这里,我希望,我的快乐能与大家分享,而我的痛苦也会为别人添些慰藉,我本人从评论里感到很多温情与鼓励,它令我对读者们充满感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