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帝是否存在?

(2005-11-10 00:13:47)
   我以前因对神秘学感兴趣,上过一阵儿宗教论坛,留下了不太愉快的印象。
   在我的印象里,大多论坛是没有权威的,人们在那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人自有道理,但有些宗教论坛却刚好例外,那里面一般有一两个看本门宗教书比较多的人,或是实修修得比较好的人,他们就成了权威,在他们手里,似乎握着本派教条的解释权,更可气的是,他们还握着惩罚权,类似地狱之火,想烧谁就烧谁,当然啦,他们没那么笨,不会把自己说成是上帝,但他们的腔调里却分明有一种“宇宙进程的旁观者”自信,他们有个说法儿,叫做“深信因果”,他们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犯了戒,那么你就会自食其果,受到恶报,在我看来,他是在说,如果你诽谤了他相信的东西,他就对你特别看不上,不仅如此,他还会威胁你,告诉你这么做的结果是下地狱--依照比较现代的观念,这真是太不宽容了--在人世间,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废除了死刑,而在某些教宗里,凡不符合他们的教条的便要受到比死刑还要厉害的折磨,如果真有那么一种神道,我看大家离远点好,简直连人道都比不上。
 
   在我看来,谈论"上帝"存在与否,就像谈论"实体"存在与否一样,是一种艺术行为,也就是说,这里并没有确实的普遍的知识,反倒像是有一种想象的知识,每个人心中要么有上帝,要么没有,即使在心中有上帝的人中,他们的上帝也都是不一样的,很多神学家论证过上帝的存在,但论证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甚至,他们中间也没能达成共识,确定出哪一个论证方式比较完善,这使得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形而上的抉择,简单地讲,它只是个信与不信的问题。
    我个人对此的观点是比较实用主义的,如果上帝存在这一观念,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那么上帝还是存在的好,比如牛顿的第一推动力,如果非上帝不可,那么,就上帝伸手推一下吧。如果有些人觉得现实生活无法忍受,那么在上帝的天堂里,他会过得更好,当然,这天堂还是存在的好。另有一些人,他们心里自有一套伦理学,对善恶有他自己的定义,他不肯相信别人的是非判断,那么,就让他相信他自己上帝或是(至善)吧,反正上帝与人都是一对一的沟通的,不容许第三者在场,上帝说给他一些人悄悄话,别人是无法窃听的。
    我比较不相信这一类人的说法,那就是:他自命为上帝的代言人的说法。
    因为我无法相信上帝会把对教条的解释权交到某一个特别的人手中,这等于是在说,上帝像人一样轻信,并且,像人一样有个人偏好,不然的话,为什么交给这个人,而不是那一个人?所以,凡是想借用上帝来发号施令的人,我都不会相信他。这也是多数圣人的看法,他们宁可相信自己的神或上帝,也不肯相信别人。
   
   我相信另一种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奥卡姆的做法,奥卡姆剃刀削去一切与所谈问题无关的概念,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绕不过去上帝,但我相信,在另一些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没有上帝也能解决,在这样的问题中,比如,我们该不该中午吃鱼,2加3是不是该等于5,我认为,在这样的问题中,上帝不存在也很好。
   
   我个人认为,在现代,教宗权威几乎只是充当了某种伦理权威,而伦理呢,在我眼里一直是相对的,比如:在古代,对正义的观念是指某种限度,某种范围,某种权限,事物或是人在被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就叫做正义的,后来,正义便与民主、平等等观念联系起来,这就是说,正义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伦理观念。
   我相信,很难找到一个人人同意的伦理标准,好或善良的富人应该乐善好施,但若要求乞丐乐善好施就比较不合情理了,当然,你若跟我抬杠举例说,佛陀在要饭的时候,就对人家进行法布施,所以好乞丐也完全可以乐善好施,我就没法跟你争什么了,因为你把当乞丐的标准定的太高了,世界上大概只有古代印度有这种风俗,就是智者可以凭要饭谋生的风俗,在更多的地区,人们并不是因为想要求知才去当乞丐的,人们是实在没法活才去要饭的,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给与别人什么东西,顶多是一个感激的微笑罢了。在这件事上,我可以说,印度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竟有很多套了不起的要饭理论,使乞丐也能不失尊严的生活,还可利用要饭的闲暇来研究学问,在别的民族,印度的要饭理论是很难被人接受的。
    绕了一圈儿,我还得说回来,当宗教权威由政治权威变为伦理权威的情况下,人们的宗教生活从某一角度讲,便被解除了,或是没有什么强制性了,于是相信或不相信某种宗教成了个人自由,成了个人趣味,你可能锦衣玉食,但仍认为生活很苦,那么解脱成佛也可成为你的私人目标,没有人会觉得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许觉得这一生如此辛劳,以后希望不要再这么累了,于是向往天堂的生活,那么,信三位一体也完全合理,只要你愿意遵从这些种宗教的教条,以及教主的教导,如果一种宗教的戒律真能使你更幸福的话,那么干嘛不去遵守它呢?从市俗生活上看,你只是选择一种使你自己满意的伦理以及这种伦理下的生活方式,但你若是以你的伦理标准去要求别人,指责别人,就有点不太明智了--我经常看到一些现代圣人,仍以古代圣人的方式去向现代人说法,也就是说,以教导的态度从伦理的角度的批评现代人,真叫我替他们不好意思,一定是古书看多了,才会摹仿古代圣者的做派,要知道,从迪卡尔开始,即使是圣人,也会以一个讨论者而不是导师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别人,宗教权威横行的时代过去了。
   
    不过,在我眼里,宗教是永远不会过去的,只要人们仍是受限制的,不完善的,惊恐的,匆忙的,害怕的,不满的,有待提高的,痛苦的--人们就离不开宗教,宗教提供了一些有关人生问题的很便捷的解决办法,还有一些是最终极的解决办法,信也罢,不信也罢,反正它们在世俗生活中占有一个位置,宗教用千万种法门儿直指人心,在科学认为是说不清的或不可说的领域里,宗教认为自己不仅能说,还能说得很好,当然,宗教理论大多不限于此生,宗教所涉及的时空无限广大,成功的宗教大多是出世的,并且指明了出世的道路,那些道路或通向与神合一,或通向极乐世界,或通向天堂,总之,是一些比地球更好的地方或是比普通人的正常状态更好的状态,当然,叫人有点泄气的是,如果你不按宗教指明的道路走,你便会走向一些比地球更坏的地方,这是我不满意宗教的地方,即把人类社会发明的奖励惩罚制度用得太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过淮安
后一篇:作家赵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