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在博客上写文章

(2005-11-06 14:35:12)
  
   前几天,还是在路上的时候,接到新浪小毕的一个电话,说在新浪上给我开了一个博客,那么,就上去写两笔吧,打算记一记日常生活中的流水账。
 
   这里是厦门,刚刚租了房子,每月二千五,停车位每月二百,90平左右,两室一厅,有电视、冰箱、洗衣机,桌椅、床,阳台上,竟有一把竹躺椅,房子距海边三十米,叫做珍珠湾花园,我住五楼。
   忙了三天,去了几趟超市,把房间收拾舒适了,买了床单被子枕头椅子垫锅碗瓢盆等等,通了电话,装了宽带,很舒适。
 
   厦门的十一月,白天很热,买了一个简易帆布躺椅支在阳台上,只能晚上去躺一躺,白天很热,大海也无法看,因为海水的反光很刺眼,有意思的是,总是有船从海面上驶过,大小不等,就像一只只怪鱼从眼前偷偷摸摸地横过。
 
   八七年上大一时与老狼第一次来厦门,结识画家袁敏,看到他画的大海,沙滩、破船,以及靠着破船的裸体美女,当时就想要是自己有一天也能画一画这些东西该多好,转眼十八年过去了,我来到厦门,临行前到三联最后逛了一次书店,专买路上看的书:一套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两本讲宗教的书,另外就是三本素描入门书,一本是泛泛的讲一讲,一本专讲人物素描,还有一本是马蒂斯画的素描。我就带着这些东西上路了,开着我的破车,从北京一直到厦门,用了十天,沿途逛了江南的一些城市与小镇子,作为一个北方人,南方对我来讲,是十分新鲜的。
 
   从楼下的美术店铺回来,已是夜里十点,我支上花四十五块钱买的画架,用夹子在画板上夹上一张素描纸,削了一根2B的铅笔,就开始画眼前看到的一切,觉得自己真像个画画的,那么专业,但我放眼一看,外面一片漆黑,其实只能模模糊糊看到路灯下的一幢别墅,还有一些黑乎乎的树木,我一画两小时,眼睛都快看瞎了,画得歪七扭八,一点儿也不像,只好停下来,坐回沙发上,打开素描教材,一页一页看下去,我以前从未画过画,所以对画法很陌生,用了一个晚上,把透视看懂了,问题的关键是,要定好视平线,再定上两个余点,于是所有的线条都有了根据,它们全是从余点引出来的直线。第二天,我再次站到阳台前,画那些挤在一起的密密麻麻的别墅,我画得有点像了,高兴。
   可惜的是,交完三个月的房租后,我手里只有不到一万元了,月底便得回北京挣钱,但在厦门的海边住着,练习画画,却是我的一个理想,这里每时每刻都可听到海潮声,夜晚,在一波一波的海浪声中,画累了画,翻几页哲学书,然后睡去,那真是一种享受。
   
   上一次来厦门,本想完成一个剧本,不料却被我的朋友唐大年影响,拜了法师,学起了佛,接着便马不停蹄地陷入了与神秘学有关的书籍当中去了,我自己也有一些神秘体验,不过,现在,我可以说,我有一大半是实在论者,我相信心与物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他们相互影响的关系,我试图相信某些宗教,但没有真正成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科学开辟出的地盘,是十分狭小可怜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确定的知识,然而那更大的领域,我们依靠什么理解呢?只能是教条,只能是“相信”,那个叫“相信”的东西,我一直把它当作形而上的抉择,在现代世界中,这种抉择已不是决定性的了---由于信息的加速流通,宗教也显出一些余地来,因为有那么多种宗教可信,那么多绝对真理可选,所以,我干脆把“相信”当成一种个人趣味来理解。不喜欢这个世界的人,就愿意相信那些宗教的出世部分,据说利用修行可提升自己的意识----至于什么是提升意识,很多书也没有讲明----在我眼里,提升意识必须包括对于物质与意识的更层次的把握与理解,各派宗教对于意识,都有一点神秘的控制手段,而对于物质,显然,宗教人士的办法比科学技术人员差得很远,就连确定的神通都不存在。
 
    对于佛教,我的困难之处在于:我很难完全地把这个世界当成是虚幻的,尽管那并不
影响我的世俗生活,我不明白“缘起性空”真正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解脱论也让我在某种度上的莫明其妙,清静梵行导致的淡淡的快乐在我眼里更像是一种老人的快乐,它像是属于生命最后阶段向往的目标,做为一个人类存在者,我认为,势利而实际的讲,如果说发财是一种暂时的解脱,那么死亡才是一种最后的解脱,而宗教上的解脱,则更像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无欲则刚”的道德实践所导致的结果。
 
   现在,我暂时无法从宗教中找到非常实用的一面,在我看,在宗教里,那一面往往是为“超越人类的人”准备的,但我怀疑那些人是否真正超越过人类,从公元前800年开始,在地球各处,陆续出现了一些这样的人,比如西伯来的以利亚、阿摩司、以赛亚第一,五百年后,又有波斯的所罗亚斯德,希腊的毕达格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中国有老庄,印度有乔答摩佛和大雄,再过二三百年,中东出了耶稣,接着,穆罕默德出生了,有人把他们说成先知似的人物,但他们比我们先知道了什么,却是个问题。
   对于这些大腕,我发现他们的共同品质是坚定,不管他们的知识(想法)来自何处,他们都在实践中完全按照他们说的办,这一点是很令人惊奇的,他们是一些在个人品质上具有强力的独行侠,而世俗世界的政治领袖,却必须凭借组织与制度才可贯彻自己的想法。
    我常想,幸亏大腕是分头行动的,如果大腕面对大腕,(如佛佗面对穆罕默德)那么他们把自己手中的绝对真理与对方分享呢?
 
   在我看来,除去伦理学,无论何种古老的知识,如果不能导致人类的能力提高,使人类成功地战胜物质,拓展生存边界,或是躲避灾祸,那么宗教中的高等知识就更像是外星人的知识而不是人类的。当然,我一点也不否认在现代宗教所起的作用,人类完全可以利用科学去探索宇宙,累坏了,就躲到宗教的怀抱中去休息疗伤。作为人类存在者,它的理想更亲切一些,多活几年,多占有点物质,有点激情,多些愉快,就是这些了吧。
 
   好了,不再胡思乱想了,天黑了,到海边散步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