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眼看天下 之 奥运时段里的灾区日子

标签:
文化 |
看奥运的人已经超多了,不缺我一个。秃哥开步走,向西南,踏上这块震已三月的土地。川人也在麻辣煮酒看奥运,但这里仍满目是大地的裂痕。爱心的喧嚣正在迅速地褪去。那刺骨的伤悲,只有悲者自知。
什邡,红白镇的深山里,灾民安置点的板房过道,女人们在纳鞋底,娃儿们环绕其间。
这里的奥运会——女子双人单杠。板房后面就是著名的龙门山脉。
绵竹,汉旺镇的废墟里,男人们艰难地扛出还能用的各种物件。失踪名单上的很多人,仍躺在这脚下的废墟深处。
老汉的白背心,是这个年度最重要的图腾之一。
最是那一低头的伤悲。
悲伤和笑容,就这样交织在一起。绵竹,剑南镇,秃哥遇见了灾民在排队领救助款,凭户口本,每人每天10块钱。
都江堰市区里遍布这样空荡荡的楼群。一对夫妻在默默地敲断废墟里的钢筋,去卖钱。
帐篷,活动板房,都不是长久之计。秃哥镜头所到之处,尽是执着的农家人。
挂点滴的人们。这是汉旺镇街口的医疗点,电视里播放着北京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
2008年其实只属于电视人。抗震救灾的日子和奥运的日子,多数国人都是抱着电视机过的。
红砖是地震灾区现在最紧俏的东西之一,于是砖贩子穿梭其间。“一块砖的价钱跟一个馒头差不多啊”,这个红衣砖贩子随后对秃哥说。
一家三口的身后,就是都江堰的鱼嘴,一挺千年,地震中岿然不动。
地震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很多人都以为灾难的景象已经消失。其实不然。拍不下来的,还有空气中那复杂的气味。
拣出了两个泡菜坛子,夫妻俩很高兴。
琴瑟已绝音,美人无常住,人莫停。
秃哥爬上一座四层危楼,拍下了都江堰郊外最大的一片活动板房区。“活动板房”在地震灾区备受争议,它的造价太高,甚至高于农民自建永久住房的花费。
藤编,老人对光头和镜头都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