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八卦天天评 之 到北京人艺去赏梅喝粥

(2006-02-19 22:59:49)
分类: 时事八卦天天评
(2006.2.19)
濮存昕在最新一期《南方周末》上凌空抛下一枚重磅炸弹。这篇叫做《濮存昕:跳进“人艺”这锅粥》的报道,出笼得有些唐突。细一想,这又很符合中东地区盛行的巴勒斯坦式自杀袭击的特征:舍己救众,却使众生愈乱;不期而至,却在意料之中。
濮副院长自揭家丑,这在中国各个一地鸡毛的大院里是最忌讳之事。但濮老师字字千钧,却并无半点就此作别人艺之意。盖因为他是这家剧院无可争议的头牌,颇有恃无孔。有这样一个大牌跳出来为人艺出路做奋力一搏,是人艺之福。但大牌当道、大腕林立,却又恰好是人艺之患。濮存昕同志批来批去,竟也批到了自己头上,果然是一场玉石俱焚的自杀式袭击。
北京人艺的遗憾,这几年来是显而易见的,不用濮式炸弹乱飞,大家也看在眼里。前不久秃哥莅临首都剧场观瞧《茶馆》,舞台上今朝人艺精英尽出,但仍感觉台口稍显空旷,台词难称精当,台风不失局促。但这已是人艺上下的勉力之为了,还挑剔个啥呢。一个仍停留在体制内的院团,能把场子撑到这个份儿上,当属不易。
濮存昕是人艺嫡系子弟,有老父苏民的高接低挡,小濮发两顿理想主义的牢骚也是无碍的。这一点上他很像电影圈里的陈凯歌,常借乃父陈怀皑之尊,叔叔伯伯地叫着,俨然中国电影万千理想与抱负的正宗传人。濮院长比陈导演耐看一些的地方,在于他更实在一些,身边没有强势女子作伴,一般不被惹急了的话也更低调一些。这为他积累了更扎实的口碑,也使得他此番自杀式袭击本单位的行为更能为同事所默许,为公众所接受。
濮存昕对人艺这锅粥的很多判断,其实和首都剧场小院之外的看客们是一致的,比如导演力量的空前缺失,创作队伍的后继乏人,管理思路的机关色彩,大腕演员的心不在焉,等等。比照国内众多艺术团体,其实人艺出现这种局面也在情理之中,这是历史悠久的体制内院团之通病。真正令人侧目的细节,倒是濮氏此番挥刀自戮,有股子大剧院之大腕的气度,有股子寒春孤梅的韵味。虽不太能解决人艺的实质问题,但至少自成一景,让人觉得国家级大剧院就是有档次,都是一地鸡毛,人家也是一地火鸡毛呢。
《南方周末》的新闻同行们最爱玩的把戏,就是把一个个普通人架起来,可着劲儿地忽悠,让你觉得自己是济世救民的天使。这次他们忽悠濮存昕同志的办法是在这篇访谈的肚子里加上一张三栏宽的大照片,自然是濮老师新近饰演的鲁迅,浓眉短髦,目光深邃,一脸的阶级斗争。其实濮存昕是个天生的好演员,确实不是当剧院管理者的料。人艺的上级把他硬按在这个位置上,说明对用体制内的常规方式来振兴剧院已失信心,又觉得大幅度的体制变革还时机未到,所以只得试图靠根正苗红的嫡系濮氏来以德服人。
早春二月将至,正是赏梅的好季节。若女子如梅,必淡装素服,清丽温婉。若男人为梅,必脊梁刚直,孤寂自赏。作为演员的濮氏,以德服人很拿手。作为副院长的濮氏,显然早已一筹莫展。他能为这所自己从小生长的剧院所奉献的,只有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的背影,让大家对人艺的品质不失最后的信心。正如他在舞台上的颠峰之作李白,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整个北京人艺,也在默默死扛着衰退的步伐,茗酌待幽客,珍盘荐凋梅,等待着那改革的伟大春风,早一点吹到美术馆路口,并乘势往南200米,一头拐进路东那个给人多少失望、就给人多少希望的著名院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