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部时评 之 40℃高温下的冷静

(2005-10-29 20:32:20)
  
 

  
 这个夏天特别热。再赶上缺电,就显得更热。40℃的天气,在全国很多地方已徘徊了许久。40℃的高温下,头脑的冷静有着特殊含义。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把居民用电的需求推上了顶峰。电的资源约束,在这个季节里格外突出。如果这也算是一种危急形态,那么在这种特殊状态下的政府该如何作为,就是大家都在关心的焦点。
 一旦电的供需出现了暂时或局部的失衡,拉闸限电,就成为政府部门调控地方经济社会安全的一种特殊手段。40℃的天气里,谁被拉了闸限了电,都会不太好受。但公众普遍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在危机状态下,全社会的整体安全利益要重于某个单位、某个企业或某个家庭的局部利益,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在计划经济时代,拉闸限电是一件很易于操作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无论危机之中还是危机之外,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跟着政府的一声号令在起承转合。现在搞市场经济,政府的角色和企业的角色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个时候,如果再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路和方法来做拉闸限电这件事,恐怕就很难找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非常状态与经常状态之间的那个平衡点。
 比如在有的地方,为了“加强对高温天气下用电的统一领导”,把拉闸限电的具体决策权从专业部门的手中转交到了行政决策者的手中。拉哪一路闸,限多少度电,都由此增加了不少的盲目性,反而造成了有限电力在整体短缺下的局部浪费。
 还有个别的政府部门,片面强调“服从大局的意识”,不去考虑企业经营者对供电的需求和对缺电的承受力。结果是,拉闸限电的节奏,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节奏,没有被合理地配置在一起。
 更有不少地方,平时不注重从观念上引导和从制度上调节广大消费者的错峰用电习惯,把高温时期的公共用电安全,全部寄托在拉闸限电这一不得已才为之的方法上,寄托在危机中政府之手对重要资源的全盘控制上。
 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的政府要做好公共服务;40℃之下的现代政府,也还是应该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公共服务者,既要为公众群体的生活用电需求做好服务,也要为每一个合格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需求做好服务。当危机之中这两种需求发生了一定矛盾的时候,一个合格的公共服务者,要善于协调多方的利益关系,也要在配置稀缺资源时把握好行为的分寸,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相比之下,计划经济时代那种拉闸限电的手法,从管理上讲就显得太粗糙,从服务上讲就显得欠周到,从角色定位上讲也显得不清晰。
 40℃之下的各个地方政府,大都有着比较积极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但我们还是要善意地提示两点:一方面,越热越要忙,这是现代政府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应尽义务,不算额外奉献。另一方面,越忙越要头脑清醒,越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边界,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真正地平稳运转,尽快地转危为安。
 
(本文写于2003年8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