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足协的不认错与韩国裁判的自责

(2008-10-24 06:21:24)
标签:

中国足球

申花

洗牌

武汉退赛

杂谈

分类: 国内联赛

    韩国主裁李基勇执法10月22日的鲁津之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昨天(23日),陪同李基勇的足协一位工作人员回到了北京,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


    在济南现场的球迷对李基勇的执法并不满意,一直高喊:“裁判,黑哨!”“裁判,傻×(京骂)!”比赛结束之后,当李基勇见到足协的陪同时,第一句话居然是:“这场比赛的裁判就是傻×!”这令陪同异常诧异。之后,李基勇一直在反复说自己的表现“非常差劲”、“没有把自己的水平表现出来”、“影响了中国联赛的比赛水平”等等,始终在反思自己在本场比赛中的执法表现,并称某个球如何那样吹、效果可能会更好,云云。陪同李基勇的足协工作人员则一直在一旁劝他,直至次日凌晨。


    听罢这样的讲述,感慨颇多。李基勇对中国球迷来说应该不陌生,2004年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11.17中港之战的主裁判就是他,而且曾多次执法过中国国家队的主场比赛,也曾应邀来华执法过中超多场比赛,因而也很懂“京骂”。鲁津之战中,李基勇上、下半时的判罚尺度掌握得并不是很好。但李基勇在赛后首先自责,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误,而不是首先抱怨或强调客观,这颇能说明问题。


    中国足球“三十年不胜韩”,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也始终想不明白。仅仅一个李基勇,恐怕就已经告诉我们为什么“胜不了韩了。就以中韩比赛为例,每次与韩国队交锋输球之后,我们什么时候见过中国队的队员与教练首先反思自己在比赛中的失误?随便采访任何一个队员或教练,首先强调的就是客观、强调自己的运气不好……至少从我这样一个从事中国足球一线采访10多年的记者来说,反正没有听到过一个人认为自己有问题或者水平不够的,不服输的劲头值得称道,但光凭不服输的劲头,我们就能够战胜韩国了?从中国队身上,我们自然会想到中国足球界、想到中国足协。


    这么多年来,从队员到教练员、到裁判员、到管理人员、到足协官员,再到媒体人,等等所有的足球从业人员,中国的足球人什么时候公开站出来谈论过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反思还少吗?但我们何时见到过反思的足球人中,首先是在反思自己的失败?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批评还少吗?但我们何时见到过批评的足球人中,首先是在批评自己的失误?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指责还少吗?但我们何时见到过指责的足球人中,首先是在自责自己的问题?


    所以中国足球从来就不缺乏反思、批评、指责,但全部是在谈论别人的失败、失败与问题!


    ……


    就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所发生的武汉退赛事件与申花洗牌事件为例,中国足协在这两件事情的处理中明显存在着失误之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见到管理者承认自己的失误了?其实,失误并不可怕,只要是人,总会存在着失误,真正的问题在于出现失误之后怎么办。“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这仅仅是物理学上的原理,在人生经历、社会发展历程甚至具体到中国足球的事业中,距离最短的往往是曲线而非直线。


    虽然不认错,可错误还是客观存在着,并没有因为我们不承认,错误就不复存在了。为了掩饰一个错误,中国足球就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气,去再人为地制造更多的错误,以此来证明第一个错误并不是错的。其结果只能让中国的足球事业蒙受更多的损失、遭受更承重的打击。这恰恰也是国人对中国足球、特别是中国足协这个足球最高管理机构越来越不满的最根本的原因。于是,没有威信、没有公信力也就丝毫不奇怪。


    像申花“洗牌”事件中,明明是解释规则时出现了问题,非要说“规则本身存在着漏洞”。2007年中甲联赛中呼和浩特队中途退出时,同样是该队的成绩以0比3失利计算,但怎么没有出现“洗牌”事件?今年的中超联赛中,武汉退出之后怎么就出现了“洗牌”事件?这不是解释规则中的失误,又是什么?


    中国足球为什么赶不上韩国?李基勇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2008年10月24日凌晨于北京

 

 

国足减产  国脚超生

 新中国足球冲出亚洲21周年

浙江球迷齐“打狗”(图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