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亚冠联赛现行制度的最后一年,从明年开始,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全新亚冠联赛就将全面启动。因为现行亚冠联赛一年的总共运营费用为300万美元,夺取最后冠军的队伍奖金只有50万美元。而从明年开始,亚冠联赛的总运营费用将达到2000万美元,夺取冠军的队伍仅奖金就可以达到100万美元,此外还不包括出场费!
“穷则思变!”这或许可以说是亚足联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赛之后决定专门成立“亚洲职业联赛特设委员会”、启动亚冠联赛改革的最好解释。但在这个改革方案的背后,其实质还是希望以此推动亚洲足球水平的提高、推动各国职业联赛的发展。随着世界足球商业化的日益发展,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亚洲足球水平低,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钱”。例如,亚足联一年的运营费用累计只有3000万美元左右,而欧洲足联为80000万美元左右!欧洲足联的主要费用来源于欧冠联赛以及欧洲杯赛的电视版权费和赞助费用。恰恰是因为欧洲足联有钱,因而像世界杯预选赛的电视转播版权全部都下放到下属各足协。
亚足联运营费用收入,其实主要就是靠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预选赛八强赛或十强赛的电视转播权以及赞助费用。虽然亚洲杯赛以及奥运会预选赛最后阶段12强赛也有电视转播权以及赞助费用的收入,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如果把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的电视版权以及赞助权益再下放,则亚足联根本就无法运营下去。也正因为此,亚足联不得不寻求新的“生财之道”,同时希望借此来提高整个亚洲地区的足球水平。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亚足联开始改革亚冠联赛。考虑到日本职业联赛在整个亚洲是最为成功的职业联赛,不仅仅在技战术水平方面,在经营、商务开发、市场运作等各方面都是最好的,因而亚足联主席哈曼专门成立了“亚洲职业联赛特设委员会”,邀请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川渊三郎也专门成立了一套班子,根据日本职业联赛的发展经验,借鉴欧冠联赛的模式,从改革亚冠联赛开始,希望以此来增加亚冠联赛的影响力。
为此,以川渊三郎为首的这个委员会如同当年日本职业联赛的创办那样,为亚冠联赛设立了一个严格的准入标准,“只有那些达到准入标准的国家才可以派队参加亚冠联赛,尽管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但却是一个必须要采取的决定!”川渊三郎说,“改革肯定要遇到很多困难和阵痛,但除非各国足协克服困难,否则亚洲足球水平不会有进步。要实施改革,必须要采取极端措施,任何慢慢来的变革将无助于亚洲足球的提高与发展!”
按照这个委员会的要求,各国联赛达到这样的准入标准,其实也是在推进本国的职业联赛发展,帮助亚洲各国推行职业化。如果达不到要求的国家和地区,将无缘亚冠联赛;至2010年,该委员会将再一次审核亚洲各国联赛,如果达标,就可以参加2011年的亚冠联赛。之后,在2012年再一次审核,达标的可以参加2013年的亚冠联赛。亚足联的最终目标是要在2013年的亚冠联赛中,其价值能够和现在的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价值(即电视转播版权费和赞助费)持平甚至超过十强赛的价值。
目前,亚足联的初步设想是:2009年的亚冠联赛将有32队参加,分成8个小组,每组四队以主客场循环赛制进行。每个小组积分最高的两队获得出线权,然后进行1/8、1/4和1/2决赛,也采用主客场赛制。最后的冠亚军决赛则在中立地进行,像现在的欧冠联赛一样,由下属协会国家申办定赛地。
之前,亚冠联赛总共是28队参加,分成7个小组,每队参加客场比赛时,亚足联给参赛队每场大约2万美元左右的补贴,主要用于支付往返机票等。由于亚洲地域广阔,这些费用无异于杯水车薪,参赛队都要自己掏腰包,而且比赛打得越多、赔得也越多,“劳命伤财”也就由此而起。但从2009年起,各参赛队参加客场比赛时,不仅往返机票、食宿的费用将由亚足联支付专门的补助,而且还另有出场费。小组赛、淘汰赛、最后决赛等各个阶段的费用逐级提高。也就是说,参赛队参加这个赛事不再是“赔本买卖”,每打一场比赛都有赚头,比赛打得越多也赚得越多。这无疑可以充分调动俱乐部的积极性,而且为了能打好比赛,球队无疑将会引进更高水平的外援。
据悉,在今年5月份,亚足联将会公布整个亚冠联赛的全新方案,至今年11月底,所有32支参赛队都将最终揭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