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8中超联赛前四名可望亮相09亚冠联赛

(2008-03-10 12:14:27)
标签:

体育

分类: 国内联赛
 

    ●亚泰与国安在今年亚冠联赛成绩如何与明年亚冠联赛参赛名额并无直接关系。

    ●今年中超联赛前四名可望同时代表中国出战2009年亚冠联赛小组赛。

    ●亚足联职业联赛委员会认为中超“和韩国、日本等不相上下”、“在亚洲属于一流”。

    ●当前中超存在着的两大问题:一是管理责权不明;二是无法确认是否“独立法人实体”。

 

    本月12日,2008年度亚冠联赛就将在亚洲范围之内全面打响,去年中超联赛冠军长春亚泰队和亚军北京国安队将分别在主客场对阵越南的俱乐部球队。两支中超队伍将取得怎样的成绩,无疑是中国球迷最为关注的。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不管这两队成绩如何,哪怕是小组均未能出线,至2009年的亚冠联赛,中国至少将有三支、最多可达四支队伍参加第一阶段小组赛!


    前不久于吉隆坡结束的亚洲职业联赛特设委员会会议上,该委员会对过去近一年来的考察情况进行了汇总。从2007年4月份开始,亚足联职业联赛特设委员会对亚洲的总共2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内容具体有10项:1)组织;2)技术水准;3)上座率;4)统治性与协调性;5)市场与推广;6)销售范围;7)竞赛运作;8)新闻;9)球场与设施;10)俱乐部。根据这10个方面的考察内容进行总体评估之后,初步拟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和地区将有资格派队参加2009年的亚冠联赛。这14个国家和地区划分为四个档次,每个档次的国家和地区所选派的参赛队依次递减。据初步意向,中国和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联赛被列为第一档次,这意味着各国将会有4支队伍参加亚冠联赛。


    职业联赛委员会将选定的从今年3月份开始,委员会将派调查小组对这14个联赛展开第二次检查,作出最后的评估报告,并在今年5月份再次上报委员会并报亚足联,作出最终的决定。


    尽管在中国国内,各界对于中超联赛的评价不高甚至很差,但亚足联职业联赛委员会考察小组对于中超联赛的评价却一点也不低,在联赛的组织、俱乐部建设、梯队培养、场地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认为“和韩国、日本等不相上下”、“在亚洲足坛属于一流”,尤其是联赛上座率,更为考察小组所推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委员会去年到中国进行考察时,不仅查看了像山东鲁能、北京国安、天津泰达等这样的中超俱乐部,也考察了像北京宏登登中甲俱乐部以及北京周边的一家乙级俱乐部,此外还现场观看了中超联赛。在考察完所有21个联赛之后,委员会认为中超联赛和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四个联赛属于亚洲第一档次的联赛。


    当然,在评估过程中,考察小组也指出了当前中超联赛存在着的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职业联赛和足协没有分开。无论是韩国、日本还是澳大利亚,职业联赛都由相对独立于足协的职业联盟负责。中国的中超联赛虽然由“中超联赛委员会”负责,但“中超联赛委员会”依然附属于足协。因此,亚足联职业联赛委员会希望“中超联赛委员会”能够和中国足协剥离。第二个问题就是无法确认中超各俱乐部是否都是“独立法人实体”,需进一步了解各俱乐部的经营情况。


    其实,对于第二个问题,中国足协方面倒并不是很担心,因为现在的各中超俱乐部基本都做到了这一点,只是最近深圳俱乐部为政府托管,可能会给中超争取更多的亚冠联赛名额带来些麻烦。真正为难的还是第一个问题,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亚洲职业联赛特设委员会的主席是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而且整个筹办新亚冠联赛的智囊团成员也几乎全部都是来自日本,无论是从市场角度还是从商业角度、上座率等各个因素来说,日本方面也希望中超能够有更多的队伍加入到亚冠联赛中,因此,该委员会建议中国足协把现在的“中超联赛委员会”合并入“中超公司”中去,因为“中超公司”已经作为独立法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了。他们深知中国的“国情”,只是在运营方式上进行某种调整而已,本质上并不会触及中国足协对中超联赛的控制权。


    据悉,今年4月份,亚洲职业联赛特设委员会将再次派人到中国进行考察,如果届时能够顺利通过考察,则在2009年全新的亚冠联赛上,中国可望将有四支队伍征战。一旦如此,对2008年的中超联赛无疑也将是个积极的促进,因为没有足协杯赛,届时代表中国出战的肯定将是今年中超联赛的前四名,各队为争取出现在亚洲赛场上,无疑将使得联赛的争夺更为激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