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究竟谁掉进了“钱眼”里?

(2007-12-27 05:33:55)
标签:

体育

分类: 国家队
 
 
 

    在谈到足球国字号队伍的热身问题的时候,有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就是一个“钱”字。当有人指责“黑中介”通过金钱收买有关方面的人士时,我觉得作为中国之队项目承包商的盈方中国公司,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是否首先掉进了“钱眼”里?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把中国队的利益放在了“金钱”之上还是“金钱”之后?回答了这个问题,很多事情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就有了答案。

 

    从五十万元到一百万元


    在这之前,在科特布斯队访华与中国国家队、国奥队的比赛究竟是“打”还是“不打”的问题上,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曾有足协领导如是说:“人家是两家公司在‘做生意’,我们足协怎么可以说你少赚点钱、他多赚点钱?我们只能说球队需要打、就一定打!至于两家公司之间的生意怎么谈,那是这两家公司之间的事情。”如今,科特布斯队的比赛已经成为过去,有些事情可以说一说了。当初,为什么盈方中国公司一直对外宣称“比赛不打了”?很重要一点就是在于“钱”的问题。


    据了解,被称为“黑中介”的经纪公司在与德国足球联盟签订协议之后,最终选择科特布斯队访华,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还是邵佳一的关系,如果没有邵佳一,恐怕会选择像拜仁慕尼黑等这样号召力更强的队伍访华。但是,由于科特布斯队访华是要与中国国家队、国奥队进行比赛,而后两支队伍隶属于“中国之队”、归盈方中国公司,因而后者自然而然地要求上交“管理费”。最初,这两场比赛的费用是50万元人民币,就是国家队和国奥队各25万元人民币。可后来为什么出现了变卦、说比赛不打了?很重要一点就是费用涨到了100万元人民币,即国家队和国奥队各50万元人民币,而且一旦电视台要转播的话,一场费用要70万元人民币,两场就是140万元人民币。联系的中介公司自然不愿意了。


    当然,最后的费用并没有这么高。那么,为什么会价码翻番?恐怕很多球迷都已经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小细节,就是科特布斯队访华期间两场比赛的主赞助商是“恒源祥”,而这家公司之前曾是“中国之队”的赞助商,而在盈方中国公司接受“中国之队”项目之后已经撤出了。这其中的“奥秘”恐怕就不必再深入下去了……

 

    队伍一“动”就离不开“钱”


    谈到热身比赛时,我觉得有一点也是不得不提的,就是任何一支队伍只要一“动”,就必须要涉及到一个“钱”字,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出场费”的问题。不管是中国队到国外去参加热身赛,还是邀请对手到中国来进行比赛,都需要“钱”。而邀请对手来华比赛的“钱(出场费)”更是少不了。


    如果我们了解到了这一点,其实也就不难理解这些年来为什么高水平的队伍来华的已经很少了,尤其是在盈方中国公司接手中国之队这个项目之后,像以前的巴西队、英格兰队等根本就不可能再来华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愿意承担人家的出场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以这次福拉多率国家队备战世界杯预选赛20强赛为例,国家队有意邀请伊朗队来华进行比赛,因为相比而言,其技战术风格与伊拉克队还是有相似之处,而且在整个亚洲也算是强队。但是,伊朗队提出来华的出场费为20万美元!以盈方中国公司现在的财力,他们乐意支付这笔出场费吗?再譬如说,如果邀请科威特队、巴林队、沙特队等来华进行比赛,同样也涉及到一个出场费的问题,可盈方中国公司还有钱吗?


    就目前而言,盈方中国公司承包中国之队项目已经一年多,但看看现在中国之队的赞助商有几家?甚至相比当初福特宝公司负责时还不如。该公司每年要支付中国足协1000万美元的承包费用,所以,对他们来说省一笔出场费就是省下一大笔钱。通过赞助商赞助来的费用交给足协都还不够,哪里还拿的出“钱”去支付客队的出场费?我觉得先不要去说什么现在没有人愿意赞助足球、足球大环境不好云云。作为承包商,恐怕还是先扪心自问自己为这个项目做了些什么?又做出了多少努力?


    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年多来中国队只能与“不入流”的队伍进行热身了——因为出场费低廉啊。或者是他人主动邀请中国队去比赛,我们则一概接受——因为有人承担中国队的国际差旅费和食宿费用,自己又省钱了啊!


    在盈方中国公司接手“中国之队”项目之前,国人一直在“大骂”、“痛骂”福特宝公司,认为该公司“只认钱”。而现在呢?而且,在整个这个过程中,其实盈方中国公司混淆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拿钱出来运作比赛”与“垄断之后贩卖比赛的权力”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该公司采用的是后者,自己坐在办公室等着收钱,等中介公司将比赛送上门、收取管理费。而不是像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像同样是在2007年,日本队先后与秘鲁、黑山、哥伦比亚、喀麦隆、奥地利、瑞士、埃及等高水平国家队进行比赛,韩国队与欧洲冠军希腊、荷兰、乌拉圭、伊拉克和乌兹别克等高水平队伍进行热身,就是因为他们首先懂得“先有投入、才有产出”这样“投资”的概念,可盈方中国公司呢?


    再说世界杯预选赛20强赛小组赛三场主场的问题。这一次,中国足协着实让盈方公司难堪得很。据透露,早在国际足联进行世界杯预选赛分组抽签之前,盈方中国公司就悄悄地与广州方面草签了协议,一场比赛至少300万元人民币,由广州方面打包承办。而且在与澳大利亚队同组之后,首个主场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价码上涨到了500万元人民币!但最终,中国足协听取了杜伊的建议,没有将首个主场安排在广州,这让盈方中国公司是有苦说不出——赚钱计划严重受挫!


    但这只能是该公司“自食苦果”!因为接手该项目以来,这家公司根本就没有为球队本身做过什么。没有付出,哪有回报?

 

    症结还是在中国足协自身!


    我与盈方中国公司“近日无仇、往日无怨”,但我之所以要说这么多,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不希望中国足球真的在内耗中“死”去!


    当今世界或者现实生活中,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利益”二字。而且,我也不反对盈方中国公司去“挣钱”,除非老板脑子真的“进水”了才出钱去承包中国之队这个项目,这是由现实决定的。但问题在于这“钱”究竟该怎么去挣?


    在当今这个社会,指责人是非常容易的。中国有句老话:“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就像现在有关中国之队的热身赛问题,当安排不力时,作为承包商的盈方中国公司首先不是反省自己在工作中失误,而是先指责中国足协。因为现在的中国足协就像是“过街老鼠”,但凡只要说足协的“不是”,肯定会轻而易举地博得外界的好感,从而可以很容易的回避自己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如同我之前曾反复说过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往往不习惯于理智反省,更习惯于情绪的反省。因为中国人非常情绪化,主观理念很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以我们自己所看见的表象作为判断的依据和标准。我们缺乏看待事物所需要的全面、整体的概念,很多事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掘,就比从单一的角度去探讨要完全。“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这仅仅是物理学上的原理,在人生经历、社会发展历程甚至具体到中国足球的事业中,距离最短的往往是曲线而非直线。


  其实,不习惯于理智反省还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真正致命的在于:中国的足球人和诸多领域内的其他人士一样,不习惯于“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身披马甲的人士热衷于披露内情、而不谈公司自身存在着的问题,这无疑就是对此最好的阐释。


    作为中国足协,当初选择盈方中国公司来承包中国之队这个项目,也是希望能够不会重蹈福特宝公司的“后尘”,确实在商务运动等诸多方面给国字号队伍带来“实惠”、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可现实呢?所以,回过头来,说到底还是中国足协首先钻进了“钱眼”里,为了区区的200万美元,选择了这家公司,如今连国家队所需要的热身赛都联系不到,而像阿里·汉时代的国家队在2004年一年打22场国际A级赛的情况更是不可能再现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足协加剧了中国足球的“短视行为”,是足协彻底地毁了国家队和国奥队,千万不要认为承包了中国之队项目的盈方中国公司有多么“高尚”与“无私”,是真正在为中国足球、国字号队伍及其未来而考虑,这是他们的“商人”本性所决定的!

 

    所以,中国的国字号队伍沦落到现在找不到对手的地步,完全是中国足协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家,是“活该”!只是苦了国家队和现在的国脚们,一旦20强赛打不好,又要承受外界的各种指责、批评甚至是谩骂。

 

                                              2007年12月27日凌晨于曼谷机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