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盈方中国,盼着国足“早死”吗?——有感于国足热身赛流言(上)

(2007-12-12 05:21:33)
标签:

体育/竞技

分类: 国家队
 
 
 
 
 
 

    ●国足与国奥同科特布斯队的两场热身赛究竟打还是不打?为什么“盈方中国”到处宣称比赛已经取消了?


    ●为了冲出“死亡之组”,中国国家队当前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而国奥、女足当前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面对“死亡之组”,“盈方中国”的利益究竟是应该是服从于中国足球的整体利益还是公司自身的经济利益?


    ●自从承包了“中国之队”后,请问“盈方中国”过去一年半来究竟为中国足球做了什么?


    ●当初,“盈方中国”可以“忽悠”中国足协的领导们,但你们不能再“忽悠”中国数以亿计热爱、关心中国足球的球迷,更不要成为中国足球的“罪魁”!


    ●在国足、国奥、女足国家队备战进入关键之时,作为最高管理部门的中国足协,请问你们自己首先能够做到把中国足球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吗?

 


    早在今年10月份福拉多率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资格赛时,有中国球员邵佳一加盟的德甲科特布斯队将在12月18日、20日到广州与中国国奥队、国家队分别进行一场热身赛的事宜就已经敲定,而且广东方面也早就向政府部门打好了报告。就在万事具备之际,却突然传出了“科特布斯队将取消来华”的消息,虽然科特布斯俱乐部方面一再明确否认这样的消息,但有关方面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城:“科特布斯队的比赛肯定打不了了!”


    作为一名球迷、更作为一名记者——一名热爱、关心中国足球的记者,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这种愤怒首先是来自于对中国足协的管理者,当初为了区区200万美元,将“中国之队”这个项目承包给了“盈方中国公司”。而更为愤怒的是,如今的承包商为了自己公司的经济利益,居然不顾中国足球的“死活”,尤其是在面对“死亡之组”、中国国家队更需要各方面的全力支持的时候,这家公司眼里只有“”,至于这场热身赛对国家队和国奥队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这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朱广沪的“西亚之行”在哪?


    在此再一次提及“朱广沪”的名字肯定会再一次招来某些人的谩骂。是,朱广沪是在亚洲杯赛上率队打出了中国队27年来的最差成绩,但除了其选人、用人、临时指挥等问题之外,谁又想到过在这个成绩背后的那些“故事”与“问题”呢?


    “朱家军”从2005年3月份正式在广东名将基地竖旗,朱广沪从上任的第一天开始就提出国家队每年至少要安排两次“西亚之行”。可是,到他“下课”,国家队三年里也没有能够完成哪怕一次“西亚之行”。但中国队在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中与西亚的巴勒斯坦队、伊拉克队同组,在亚洲杯赛上与西亚的伊朗队同组!


    记得2006年3月1日在艾因客场1比2输给伊拉克队之后,中国足协召开国家队小结会,总结失利原因。当时,朱广沪曾明确提出了:参加亚洲杯小组预选赛之前总共集训42天却只与洪都拉斯队进行一场热身赛的问题。而作为最高掌门的谢亚龙也在那次会议上“拍了桌子”:这个问题如果再不得到解决,必须要严肃处理责任人!但由于当时负责中国之队项目的福特宝公司正与承包该项目的盈方公司处于交接过程中,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至2006年底,国足开始备战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再一次提出西亚之行的要求,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作为承包商的盈方中国公司甚至连热身对手都找不来。无奈之下,朱广沪只能通过私人关系找到一家经纪公司安排国足在2007年1月份去了一趟西班牙,进行了三场热身赛。而且,这些费用还是由足协与这家经纪公司分摊的。尽管朱广沪本人很清楚:去西班牙未必是最理想的,但国足总不能在冬训期间找不到一场热身赛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负责中国之队项目的盈方中国公司,具体又为中国国家队做了多少事、联系了多少场比赛?


    在数天前的《此伊拉克队非彼伊拉克队——6分策略详解》一篇博客中,曾介绍过,伊拉克队夺取亚洲杯赛冠军,与他们在赛前进行38天长期集训、并安排了8场热身赛有很大的关系,热身的对手包括约旦队、伊朗队、韩国队、乌兹别克队等等。对照一下中国队,今年亚洲杯赛之前进行了怎么的热身赛、对手又是谁?除了那场与世界全明星队的比赛属于“任务性”的比赛必须完成外,仅仅只是与澳大利亚墨尔本队一场热身赛!大赛之前,与这样的俱乐部球队热身意义何在?

 

    福拉多的热身赛在哪里?


    如今,福拉多率队备战世界杯预选赛20强赛,明确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希望在2月6日客场与伊拉克队比赛之前至少安排五到六场热身赛;二是希望对手尽可能都是亚洲球队,而且是高水平的国家队。而且,福拉多还解释说,提出这样的要求,目的是希望能够尽快找准中国队在亚洲的真正位置,然后全力冲刺20强赛。那么,作为承包商的盈方中国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又如何呢?


    按照计划,国家队将在明年1月6日出发前往阿联酋参加迪拜挑战者赛,分别与阿联酋国家队以及德甲汉堡队各进行一场热身赛。但这项赛事本身并不是盈方公司去联系的,而是由其他经纪人帮助国家队联系的。原计划中,德甲科特布斯队来华与中国国家队、国奥队各进行一场热身赛,这个赛事同样不是盈方公司联系的。更进一步,原计划在迪拜之行结束之后,国家队准备直飞英国,与曼城、伯明翰等进行两场热身赛,这同样不是盈方公司出面联系的!


    更需要说明的是,之前有消息称,黎巴嫩国家队、叙利亚国家队等要与中国队进行热身赛,这同样不是盈方中国公司主动去联系的,而是叙利亚、黎巴嫩等足协主动发给中国足协传真、提出要与中国队进行比赛。只不过因为盈方中国公司承包了“中国之队”项目,足协才把对方足协的传真转给了盈方中国公司。即便是在抽签前传出国足准备与卡塔尔队、伊拉克队热身的消息,也是卡、伊足协主动发给中国足协传真要求的,并不是盈方公司主动出面去联系的!


    设想一下,如果真的科特布斯队的比赛被取消了、英国之行被取消了,福拉多所提出的“至少六场热身赛”的计划能实现吗?从朱广沪时代至今,以目前盈方中国公司的人脉关系以及资源,他们能为中国国家队联系到热身赛吗?这很是值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早在世界杯预选赛资格赛开打之前,我就曾问过这家公司的相关人员,热身赛安排得怎么样了?甚至当时(即在10月初的时候)还给过他们建议:应该主动与科威特、巴林等这些国家的足协进行联系,希望安排热身赛。原因很简单,在世界杯预选赛分组抽签时,因巴林队、科威特队等都属于第二档次的球队,与中国队同档,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分到一个小组的。而中国队这些年来最缺少的就是与西亚队的比赛,中国队完全可以借助前往迪拜的机会,顺道再与这些球队进行热身,可谓“一举两得”。

 

    可时至今日,中国队除了确定将与阿联酋队进行一场热身赛之外,与西亚球队的热身依然是一片空白!虽然黎巴嫩队、叙利亚队希望与国足过招,但毕竟这两队在西亚并不算强队!而国足在20强赛中的两个对手均来自西亚。

 

    杜伊明确不满国奥热身


    提出“福拉多和他的国家队的热身赛在哪里”这个问题时,我自然会想到目前正在跟着的杜伊和他的国奥队。杜伊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对国奥队的热身赛安排不满,就是热身对手实力太弱、比赛质量太差!


    而且,杜伊还对热身赛的安排不满直接当面转告给了谢亚龙本人。在谈到缘何国奥队过去一年来防守差的问题时,杜伊还说了这么一点:中国队是国奥队,热身赛总是和俱乐部球队打,国奥球员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不重视”、“输赢无所谓”的问题,因为精力不集中,所以才导致防守中丢球!


    看看杜伊自接手国奥以来所参加的一系列热身赛。2007年的法国拉练,是独立的经纪人帮助联系的,对手集中为预备队、二线队;随后的英国之行,是切尔西俱乐部与中国足协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如果没有盈方中国公司,这次切尔西之行照样可以完成,只不过因为盈方中国承包了“中国之队”项目,足协才把这个合作计划交给盈方中国公司去完成。可是,于国奥过招的也只是预备队。随后的香港贺岁杯赛也是因为香港足总的邀请,国奥队才前往的。


    今年3月下旬的集训,国奥队计划中的西班牙之行被取消之后,杜伊希望国奥队在此期间安排两场热身赛,但最终只能与广药队、深圳队进行热身赛。


    今年5月份的法国土伦杯赛,同样是法国方面的邀请,与盈方中国公司没有任何关系。6月份的南非八国赛,则是南非方面的邀请,同样不是盈方中国公司联系的。7月份的意大利夏训,也是独立的经纪人帮助联系的,与盈方中国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唯有这次美国国奥队访华,算是盈方公司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帮助国奥队主动联系、安排的热身赛。明年1月份,国奥将前往法国进行拉练热身,但这同样与盈方中国公司没有关系,只是由法国的经纪人帮助联系安排的。


    也就是说,杜伊接手国奥队一年多,盈方中国仅仅帮助国奥队正儿八经联系过区区两场热身赛!国奥队如此备战08奥运,杜伊能够满意吗?但是,为什么杜伊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盈方中国的工作没有丝毫改进,而中国足协更是听之任之?


    而与此相应的是,我们再看看正在广州备战的国家女足,主帅伊丽莎白提出要打热身赛、尤其是高水平的热身赛,但是,我们请来的又是什么样的对手呢?在这里,我就不再去谈中国篮球中国之队的问题与争议了。

 

                                                   2007年12月12日凌晨于长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